我們不要菜刀,要安全!--醫師職業安全必須要受到重視。
針對日前同仁醫院耳鼻喉科出診女醫生被一男子持刀追砍事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18日表示,衛計委強烈譴責砍傷醫務人員的暴力犯罪行為。同時要求北京市衛生局組織專家全力救治受傷女醫生,密切配含有關部門嚴懲兇手,同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嚴防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類似于患者砍殺醫生的新聞似乎早已經不新鮮了,社會上的一部分群眾往往也把這種事件的責任推給醫方,事實上真的是責任在醫生嗎?只要稍微有一點社會常識的人都會知道,現在醫患之間出現的種種問題絕不僅僅只是醫生的問題。如今愈演愈烈的傷害醫生事件,從側面反映出醫患之間這種矛盾已經到了必須要正視的時候。按照這幾年傷害醫生事件發生的規律來看,出現了從下級基層醫院到上級醫院、事件間隔事件逐漸縮短、傷害事件性質越來越惡劣、社會影響越來大的特點。
譴責傷害醫生這種惡劣行為是必須的,但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預防此類事件的再次甚或經常性的發生。筆者認為必須從社會因素和醫患雙方找出根源,標本兼治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首先,必須要保證醫生在執業過程當中的人身安全,要知道醫生安全也是大眾健康的保障,這也是我國《執業醫師法》所規定的醫師基本權利之一。如果醫生因為傷害事件人人自危,那么最終受害的還是最廣大的患者。正如同普通民眾對反應醫院所謂“黑幕”“天價醫療”“不公平對待”等等對于醫院的負面報道感同身受一般,普通醫生心中對于類似的“傷害醫師事件”同樣也會感到如同切入己膚,也會在接診病人的時候沒有安全感。實際上,這些都是人作為個體來講一個本質上的心理放大作用,正如衛計委發言人所說,我們的醫院、醫生隊伍是值得人民信賴的隊伍,我們所接觸的醫生絕大部分也都是恪守醫德、奉公守法的好醫生,而醫生所接診的絕大部分患者也都是通達事理、容易交流的好患者。只是屢屢發生的不良事件一再讓這種原本正常的醫患關系蒙上陰影。據新聞報道說,砍人事件發生后,同仁醫院聘請安定醫院專家對部分醫務人員進行了心理疏導,以安撫醫務人員情緒,保證醫療服務有序進行。另據報道說,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暫停工作,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這種事件無論對醫生、對患者、對zhengfu與社會來說,都是具有傷害性的。
其次,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僅僅靠衛計委門是遠遠不夠的,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
衛計委發言人強調,醫院是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場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加強平安醫院建設,改善醫療執業環境,保證醫院正常診療秩序,切實保護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安全和權益。要加大衛生政策和健康知識的宣傳普及力度,在全社會倡導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為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無疑,現階段保障醫生人身安全的主要責任還是在衛計委門身上,可是僅僅依靠衛計委門那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沒有一個和諧的醫患關系,我們不可能做到保護到每一個“都有可能被菜刀襲擊砍殺”的醫生,因為這種傷害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筆者認為國家立法中應保證醫患雙方平等,雙方的安全。醫療過程中醫患雙方應共同在合理合法的流程中進行醫療活動。醫師要有醫德、醫品、醫質,患者要有好的心態,在溝通好了,建立了和諧的醫療關系后才能醫治。醫師不但要醫病、也要醫心。一旦出現醫療糾紛事故因在國家規定的合法程序內進行法律上的判決。我們還需要建立一種第三方機制,通過合理的交流與溝通,對醫患雙方都進行疏導,包括心理層面的疏導,這些應該都是有益于問題解決的。其實患有喉癌的王寶洺,5年來的心理變化過程也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如果通過對王寶洺的心理疏導,是否有利于避免這次砍人事件發生呢?
流血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愿看到的,醫生和菜刀,風牛馬不相及的兩種事物,糾結在一起,深深的刺痛了每一位醫生的心,也同樣在傷害著更廣大的患者。
我們只要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