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分娩,顧名思義,就是在水里生孩子。其定義是:新生兒娩出時完全浸沒在水中。在此過程中新生兒的頭部必須是完全浸沒在水中直到身體全部在水下娩出,隨后立即將新生兒抱出水面。該種分娩方式不僅分娩時出血量少,會陰也很少有破損;而且由于產婦在水中的體位能自主調節,使得分娩時的用力更為自然,胎心也不會出現異常變化。由于分娩時間相對較短,產婦體力消耗甚小,產后恢復也明顯優于其他分娩形式。而且水下誕生的嬰兒比普通方式誕生的嬰兒受到傷害的概率要小。
美國加州太平洋醫院著名華裔婦產科醫生范淵達表示,美國早在15年前就試行過水中分娩法,但由于此法容易使嬰兒把水吸入肺部,造成窒息和感染,促成嬰兒死亡率偏高,因此在實驗1年之后就不再繼續。
范淵達認為,水中分娩法在施行上有技術性困難。因為生產過程當中,每一位產婦覺得舒適的生產位置不同,再加上醫生也得在水中接生,實施起來,不僅困難度高,容易感染,也容易讓胎兒吸入浴缸的水造成窒息,大幅度提高死亡率。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根本不推薦醫生使用此法為產婦接生。
下圖為水中分娩全過程: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