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日報報道了一則新聞,稱包頭市第八醫院產科一名護士在助產過程中意外生產,產下一女。
記者聯系到了該名護士趙俊青,她說,她負責在產房助產,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孩子會在工作中降生。 趙俊青說,10日早上,她感到肚子有些疼,因預產期還沒到,所以便前往單位上班。8點多產房來了一位產婦,在助產的過程中,她感到肚子有些疼,當時產婦一直握著她的手**,她還以為是肚子里的寶寶受了驚喜在踢她。想著等產婦生完,再去找大夫看一下。 10時多,產婦的寶寶順利出生,醫護人員們為新生兒擦洗身體。趙俊青低頭一看,發現羊水已經流出來了。產房里同事趕快讓趙俊青躺在產床上,大夫檢查發現趙俊青即將生產。12時40分,趙俊青的女兒順利出生。 據了解,趙俊青今年26歲,因為工作生活中大大咧咧,所以同事們都叫她趙哥。趙俊青笑著告訴記者:“自己接生了那么多小孩,沒想到自己的寶貝會在工作中降生,可見女兒很支持她的工作。”
雖說當事護士并沒有出現什么問題,但小編看完,仍覺滿滿心酸。
護士臨產仍堅持在一線的新聞屢見不鮮,但懷孕護士、醫生被打的事件也屢次見諸報端。
醫務工作本就強度大、任務重,各科醫務人員人數緊張,加之醫患關系正處敏感時期,是否可以采取些措施,比如穿著不一樣顏色的工作服來區別特殊時期的醫務工作者,或者安排強度小一點的工作內容,避免她們遭遇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