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醫視角 > 一位非醫護人員眼中的兒醫嚴重短缺

一位非醫護人員眼中的兒醫嚴重短缺

2015-12-18 19:05 閱讀:1352 來源:新文化報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由于兒科醫生嚴重短缺,廣州一家三甲醫院從昨天起被迫暫停急診兒科服務,僅收治危重癥患兒。由于急診兒科醫生離職,人手不足,醫院無計可施,只能暫停收治急診普通病號,但危重癥患兒依舊可以正常接受急診救治。據調查,南京有的大醫院,因為僅有的醫生生病

    由于兒科醫生嚴重短缺,廣州一家三甲醫院從昨天起被迫暫停急診兒科服務,僅收治危重癥患兒。由于急診兒科醫生離職,人手不足,醫院無計可施,只能暫停收治急診普通病號,但危重癥患兒依舊可以正常接受急診救治。據調查,南京有的大醫院,因為僅有的醫生生病了,兒科也就無奈暫停了。《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全國平均每千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兒科醫師的短缺數至少達到20萬人(據12月17日《現代快報》)。

    有一次我問一個在大醫院做醫生的朋友,一個醫生一天能看多少病人。他告訴我掛號掛到60個就不能再增加了。他算了筆賬,一天工作8小時,一個小時看10個人,這才能看80個人,這還是在不去吃飯上廁所的前提下。然而平均下來每個病人只能看6分鐘。在這樣的工作強度下,患者想要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是非常困難的。而和他們相比,兒科醫生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提供的數據,北京兒童醫院在最繁忙的時候平均一天約接待4000名兒科門診病人。由于兒科門診只有40名——50名醫師,因此每位醫師一天需接待80名——100名兒童,有時候甚至高達150名。

    而與工作強度相對應的,則是報酬太低,這是96%兒科醫生的看法。關于報酬這一點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美國,在美國,平均每千名兒童擁有1.46位兒科醫師,是我國的3倍多,所以他們平均每天看的患兒不到中國醫生的三分之一。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美國醫生的高薪,在美國,收入最低的兒科醫生也有超過10萬美元的年薪,而頂尖兒科醫生的年薪則可以超過40萬美元。也許有人會反駁,我們不能和美國的情況相比,人家錢又多人又少,而且你問當事人自己對薪酬是否滿意,他們當然會說不滿意了。可問題在于,兒科醫生真的就沒人愿意干,行動總不會說謊。

    中國醫科大學盛京兒童醫院許巍等撰寫的文章《中國兒科醫生面臨危機:去留兩難》被美國期刊《Pediatrics(兒科)》收錄刊登,引起了國內外兒科界廣泛關注。文章里引述了這樣一場***:2013年,在大連市婦幼保健院和兒童醫院的***會上,面對二十多個兒科醫師的空缺職位,居然沒有一個人提交***申請。后通過公開***,有27名兒科醫師最終得到了事業單位的聘請,卻有9名直接拒絕了他們的職位。在剩下18名入職的醫師中,其中3名不到一個月就辭職了,原因是工作壓力太大以及薪水過低。

    如果說工作壓力大和薪水低是整個醫生群體都抱怨的問題,那么兒科還有其更為特殊的地方,他們的患者太特殊。毋庸諱言,我們國家的醫患關系不是那么融洽,而如果患者是兒童的話,氣氛就更緊張了。首先父母的情緒比他們自己做患者的時候更加難以控制,據介紹,中國兒科醫療暴力事件發生的幾率每年都以接近20%的速度在增長。這還不是工作本身的困難,兒童患者被醫生稱作“啞患者”,意思是他們很難描述清楚自己的病情,越小的患者越是如此。除此之外,因為患者是兒童,所以治療方法和成人有很大差別,需要特殊訓練,而且兒科醫生很難按照疾病的種類細分,所以基本上都是全科醫生。新聞里也說,培養這樣一個有經驗的兒科醫生起碼需要10年時間。

    這樣我們就可以回答為什么我國兒科醫生嚴重短缺的問題了,工作強度大、待遇低、工作門檻高,還有風險。而這種情況如果繼續下去,未來兒科醫生的缺口可能會更大。許巍介紹,中國兒科界現狀是,有經驗的兒科醫師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醫科學生也拒絕選擇成為兒科醫師,大多數學生甚至寧愿退出醫療行業也不愿成為一名兒科醫師。此消彼長的是,我國剛剛全面放開二胎,未來新生兒的數量還會繼續增加,幾年之后,0.43的數字恐怕也維持不住。

    解決兒科醫生短缺的辦法只有一個,開放市場,支付給醫生應得的報酬。只有這樣,才能把既有的人才留住,也才能把未來的人才吸引過來。這辦法可能讓人感覺太過功利,中國的醫療服務主要是公立醫院提供,要講究醫療的公益屬性,看病太貴讓底層民眾怎么辦?然而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看病貴還是便宜的問題,而是醫生還是沒有的問題。我在以前的評論中曾經談到過那些消失的藥品,因為**限價,讓企業無利可圖,所以要么改頭換面重新出山,要么就不再生產,于是很多藥物就這樣消失了。把藥換成醫生,道理是一樣的,當兒科醫生們堅持不住了,就會選擇離開。

    我經常寫醫療行業的評論文章,看上去我似乎總是站在醫生一邊。實際上在面對醫生時我的身份只能是個患者,我只是不得不在買不起藥和買不到藥這兩個選項里作出選擇。既買得到又買得起自然最好,但是現在,我們只能先考慮買得到這個問題了。尤其是這一次,兒科醫生真的是越來越少,我們已經別無選擇。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城县| 方城县| 镇坪县| 蕲春县| 林西县| 汕尾市| 鹿泉市| 乐清市| 嘉禾县| 平和县| 祁阳县| 东莞市| 九龙城区| 綦江县| 和硕县| 扎鲁特旗| 宜章县| 鄱阳县| 五河县| 会昌县| 泸溪县| 松潘县| 蒙山县| 沈丘县| 浠水县| 徐汇区| 大同市| 肇东市| 方正县| 隆尧县| 宽城| 嘉义县| 综艺| 河北区| 定州市| 贵南县| 千阳县| 会东县| 遂川县| 靖州|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