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面臨著失傳危機(3)
2011-02-17 14:10
閱讀:3742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水**南
責任編輯:水北天南
[導讀] 現在使用針法的人較多而灸法用得少,致使針灸失去了一半作用。可以說,“灸法”面臨著失傳的危機
在中醫史上,歷代醫學家都重視灸法,如明代李梴在《醫學入門》中說:“凡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法歷史很長,但不古老、不落后,至現在還非常實用,它不是土法,而是中醫治病療疾的技術之一。灸法安全穩妥,經濟節約,成本很低,易學易用,只要掌握技巧,正確操作,沒有多大痛苦,對人體和環境無害。
簡言之,灸法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歷代醫學家留下很多著作和驗案。經國內外現代醫學科學試驗研究證實,灸法能夠活躍臟腑功能,旺盛新陳代謝。施灸時對血壓、呼吸、脈搏、心律、神經、血管、血液、內分泌、免疫系統等都有調節作用,能防止、輔助治療目前某些尚無特效療法的疾病,如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腎炎、慢性氣管炎、哮喘、癌癥、白血病等疾病。
此外,灸法還可以結合中西醫藥協同治療。不論外科手術、放療、化療、放支架、透析等介入療法,治療后都伴有癥狀和不適,還需要服藥和調養,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灸法。
傳承針灸 亟待提高學術技術
針灸能傳承到今天,主要依賴于它有確鑿可靠的療效。療效才是硬道理。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后,我們面臨的任務更重,要走的路更長,要做的事更多。最關鍵的是要提高針灸的學術水平,水平高了、療效好了,才能被越來越多的公眾所接受和認可,才會有較大的發展。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