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成都市公安局正式在川大華西醫院授牌成立“武侯區應急處置機動大隊華西醫院中隊”。這支30人的應急處置隊伍,今后將協助警方、配合醫院,主要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參與處置涉醫群體性事件等工作。
人員構成
共30人,院方出人、出錢和出力,武侯警方提供教官,對隊伍進行業務指導,幫助培訓,管理隊伍,制定應急處置方案
四大職能
協助警力、配合醫院打擊涉醫違法犯罪
參與處置涉醫群體性事件
維護醫院正常秩序
維護大型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秩序
盾牌、頭盔、防刺背心、護膝……這些常見于防暴警察的防護裝備,將裝備在川大華西醫院的安保隊伍身上。昨日,成都市公安局正式在川大華西醫院授牌成立“武侯區應急處置機動大隊華西醫院中隊”。這支30人的應急處置隊伍,今后將協助警方、配合醫院,主要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參與處置涉醫群體性事件等工作。據醫院常務副院長張偉稱,這將是國內醫院中第一支應急處置隊伍。
職責遇意外首先保護醫療工作者
昨日上午,在川大華西醫院急救中心外的廣場上,數十名穿靴子、戴護膝、著深色作訓服的安保人員,他們正是川大華西醫院聯合武侯警方成立的新一批安保人員。
為什么要成立這支隊伍?院方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華西醫院是世界上單點規模最大的醫院,也是國內病人量最多的醫院,院區內每日人流量達10萬人次左右。院方稱,曾有極少數患者及家屬在醫患溝通中采取非理性、極端方式“維權”,或因對治療效果不滿而侮辱、威脅、恐嚇、故意傷害醫務人員,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此外,巨大的人流量也滋生了不少盜竊、扒竊、詐騙和倒賣掛號憑證的違法犯罪活動。
“今后一旦發生醫鬧、侵害醫務人員等意外事件,這支隊伍將首先保護醫療工作者。”川大華西醫院安全保衛部部長冉啟剛介紹。
據了解,武侯區應急處置機動大隊掛牌在武侯區巡警(防暴)大隊下面,主要由協警構成,以處置應急事件為主。“華西醫院中隊”所有人員也佩戴“協警”臂章,主要負責醫院內部區域,主要有四大功能和職責:協助警力、配合醫院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參與處置涉醫群體性事件,維護醫院正常秩序,維護大型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秩序。
裝備警方人士稱與防暴裝備無異
據了解,這支隊伍編制為30人,目前已從醫院安全保衛部中選出20人。其余10人將通過社會招聘進行選拔。院方還制定了嚴格的選拔標準。每名入選隊員身高要求在1.68米以上,體重在130斤到150斤,年齡在二三十歲,以單身青年為主。
院方出人、出錢和出力,而武侯警方提供教官,對隊伍進行業務指導,幫助培訓,管理隊伍,制定應急處置方案。目前,首批隊員已培訓兩周。一名隊員介紹,他們完全實行軍事化管理,除了簡單的隊列訓練,還有體能練習,每次跑步要跑兩三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醫院還以每名隊員3000多元的標準,總共花費10多萬元,購買了包括盾牌、頭盔、防刺背心、護膝、甩棍、叉子、強光電筒等在內的各種防護裝備,為這支隊伍升級配備。今后,裝備將達到30人人手一套。
武侯警方表示,川大華西醫院的裝備,除了沒有警棍、手銬、手槍等警用器具外,其他裝備跟防暴大隊警察用的基本上沒區別,“這些裝備都是約束性和防護性的,并不帶攻擊性”。
裝備一覽
防暴頭盔:保護佩戴人員抵御頭部及面部受到打擊傷害或其他潛在傷害。
防刺背心:采用高碳纖維或合金鋼片制作,能有效阻擋刀具、匕首等冷兵器的刺、割、砍攻擊,全面保護人體軀干和內臟免遭傷害。
T字形拐棍:棍身為鋼芯制作,外面裹高彈塑膠。又稱丁字棍、T形拐、警拐,是國內常見的警用器械之一。
盾牌:抵抗外來物體、人員推擠等防衛性裝備,防護面積大。
護膝:保護膝蓋。
甩棍:正規全稱戰術伸縮警棍,普遍用于世界各地的執法部門以及個人防衛。
防暴叉子:一米多長,一頭為弧形,可叉住對方,令其無法近身。
強光電筒:重要的單警裝備之一,前端帶有攻擊性棘槽,可起到攻擊致痛制服作用,爆閃功能也可讓歹徒短時間內暫時失明眩暈,起到一定防身作用。
靴子:多為大頭皮鞋材質,堅固無比,護腳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