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男,10歲,學生。
【主訴】反復左頜下腫物1年,復發6天,發熱1天。
【現病史】緣于1年前無明顯誘因發現左頜下喉結左側有一紅棗樣大的腫物,有壓痛,皮膚表面無紅腫,皮溫不高。吞咽時感覺咽部疼痛,轉動頸部時感覺左頜下不適疼痛。一年來經常發作,偶有發熱,無咳嗽、咯痰。每次都經輸液消炎治療后 好轉,腫物消失。
本次于6天前又出現上述情況,遂去醫院檢查血常規和彩超,結果見附件,在當地診所輸液(患者述使用的阿奇霉素,劑量不詳)治療2天,癥狀減輕,因出門沒有繼續輸液治療,給予頭孢地尼口服。
1天前感覺發熱,體溫T:38℃,左頜下腫物疼痛加重,為求進一步診治來診。患者自發病以來,精神、睡眠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5年前有過左頜下腫物史,部位和本次相同,消炎治療后4年基本沒出現腫物。3年前有支原體肺炎史,無肝炎、結核病史,無藥物過敏史,預防接種史不詳。
【個人史】生于本地,未到過疫區及牧區,常規接種疫苗。
【家族史】無家族遺傳病史。
【體格檢查】T:38℃;P:152次/分;R:30次/分; BP:120/80mmHg。
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情語明,主動體位,查體合作。全身皮膚、粘膜無黃染、出血點及瘀斑,左 頜下喉結左側水平位置可觸及一10mm×20mm腫物,皮膚無紅腫,皮溫不高,有觸壓痛;質地稍硬,比額頭硬度稍小一些,形狀不規則,條索狀,右后側邊界不清,余邊界清楚,與周圍組 織無粘連,表面不光滑,質地稍硬,活動度差。隨吞咽活動而上下活動,同一水平左側還可觸及一10mm×8mm淋巴結,表面光滑,活動度好,與周圍組織無粘 連。眼瞼無水腫,結膜無充血,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耳鼻外觀無異常,口唇無發紺,咽充血,扁桃體稍充血,無腫大。頸軟,無抵抗。氣管居中,甲狀腺不大,無血管雜音。胸廓對稱,無畸形,觸診語顫均等,無增強及減弱,雙肺叩診清音,雙肺聽診未聞及干濕啰音,心前區無隆起,心臟聽診無器質性病變。腹平坦、未見腸形及蠕動波,肝脾無腫大。雙側巴氏征及克氏征陰性。
【輔助檢查】見圖
【討論】患者頸部腫物可能是什么?你認為還需要做什麼檢查?
冷丁:咽動作運動,明顯是甲狀腺,或是粘連與甲狀腺、甲狀軟骨上的組織。但該處無其他器官,又排除了淋巴結。故確定是甲狀腺上極。一個是炎癥,另一個是腫瘤。具體分析:
一:腫瘤
支持點:質地硬,較固定,不光滑。
不支持點:可消褪,發熱,疼痛,伴甲亢(注意心律)。
支持點與不支持點持平,印象中只有淋巴瘤勉強符合。
故,不作為首選診斷。
二:炎癥
支持點: 可消褪,發熱,疼痛,伴甲亢。
而一部分甲狀腺炎可有質地硬,較固定,不光滑等表現。故作為重點選項。
但具體甲狀腺炎的哪一種,說實話在這方面經驗少,在這里先猜一下為喬本氏狀腺炎。
永:診斷:甲狀腺的疾病,考慮舌管囊腫繼發感染。
診斷依據:1.發病年齡,兒童時期。此病為先天發育異常
2.癥狀體征,檢驗及彩超結果。
建議檢查甲功及碘油造影治療:消除感染后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