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管囊腺瘤起病緩慢,病程長,早期缺乏特異性臨床癥 狀,診斷起來困難,容易誤診[1]。我科2007年至2009年共收 治2例,其中肝內膽管囊腺瘤1例,囊腺瘤癌變1例。本文就 此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分析如下。
臨床資料
病例1,女,49歲。因肝囊腫開窗術后3個月伴發熱、上腹 疼痛入院。查體:右上腹可觸及直徑約10.0 cm質硬包塊。查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CA-199均正常。腹部B超 示:肝內巨大囊性無回聲區,內多個分隔,透聲差。腹部CT:肝 左葉巨大囊性腫塊,密度不均,邊界清,囊內多個分隔及不規則 點狀高密度影,CT值約89. 39 Hu;增強掃描腫塊低密度區無強化,內部分隔明顯強化。MRCP:腹腔內18.5 cm X 16.0 cm X 11.0 cm的多發、分葉狀,信號不均勻囊性腫物。入院后在全麻 下行肝膽管囊腺瘤切除術。術中見腫物位于左肝內葉膽管,完 整摘除腫物,并將長出腫物的膽管壁切除。術后病理報告:腫 物大小17.0 cm X 15.0 cmx7.5 cm,切面呈多囊性,局部實性,灰白色,囊內見清亮液體。病理診斷:肝內多房性膽管囊腺瘤, 部分為多房性漿液性囊腺瘤改變,部分為粘液性囊腺癌。術后恢復好,隨訪2年無復發。
病例2,女,39歲。因發現肝臟腫物2個月入院。查體無 明顯陽性體征?;灱滋サ鞍祝ˋFP)等生化檢驗均正常。B 超檢查診斷為肝血管瘤。腹部CT診斷:肝囊腫伴囊內出血(圖 la)。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肝膽管囊腺瘤切除術,術中見肝左內 葉暗紅色腫物,質軟,邊界清楚。距腫物包膜1 cm完整切除腫 物。術后病理證實為(肝臟)膽管囊腺瘤(圖lb)。術后恢復 好,隨訪1年無復發。
a:腹部CT顯示肝左內葉類圓形腫物,內見低密度區,邊界清, 大小約5. 8 cm X 3. 9 cm X5. 5 cm,CT值約77 Hu0增強掃描腫 物未見強化;b:膽管嚢腺瘤病理組織切片顯示局部上皮增生活 躍(HE染色×100)
圖1 膽管囊腺瘤CT和病理組織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