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執業新政被狠狠扇耳光,武漢一主任因多點執業被免職
2017-03-17 19:22
閱讀:2505
來源:醫脈通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中國醫改紙面政策是浪漫主義,各種“春風”不斷,令公眾有目不暇接之感。
中國醫改紙面政策是浪漫主義,各種“春風”不斷,令公眾有目不暇接之感。
可一旦回到現實,抱殘守缺和死守陣地才是主流。只因為,誰都不愿意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力,哪怕是任何一丁點的權力。
夾在中間的受害者當然是醫生們。因為他們分辨不清楚形勢,不知道以哪一種標準為主,尤其是當這些標準打架混亂的時候。
續去年北京同濟醫院眼視光中心主任和白內障中心主任二人,因未經醫院批準到北京多家民營醫院多點執業,被醫院嚴肅處理后。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胡一文現在又成為再一個受害者,他因為多點執業剛剛被免職。
是的,沒錯。一邊是國家多點執業政策好消息不斷,從多點執業無需醫院同意,到最新的跨區域注冊,放開醫生異地多點執業,最后到下面這道最高衛生行政機構頒發的政策。
你好像看到了一個醫生多點自由執業行醫時代的來臨。
但是另一邊,精神科主任胡一文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又在警告醫者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你還想在體制內的醫院有更好的仕途發展,那么這些“事故”會是一個反面例子,恐怕讓你只能望梅止渴。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衛計委允許醫生***,而醫院馬上內部***禁止員工***的院內規定,醫生們一旦觸怒龍顏,肯定得吃不了兜著走。免職還是區區小事,院長還給你扣上一個“公然用***勢力威脅院領導”的大帽。
身為一個醫療專家,一旦被潑了這樣的污水后,有口難辯,在這個行業以后怎么生存下去?
盡管胡一文對此一頭霧水,他在接受采訪中強調,是“醫院利用各種手段,逼我寫檢討,還要求我在全院公開檢討。我不寫,雙方就吵起來了。因為談不攏,我在氣頭上隨口說了一句“只能強行”,就被冠以公然用“***勢力”威脅院領導了。
從邏輯上來分析,如果這種行為屬實,醫院完全可以到**機關報案,直接**這個和***勢力有染的醫生,但現在領導們卻并沒有這樣做。究竟是太仁慈人性化?還是挾公權泄私怒,想讓這位專家從此不得翻身。從這些霸氣騰騰和充滿暴力色彩的免責文件來看,答案傾向于后一種。
問題不是出在醫生想執行哪一種多點執業政策,而是醫院管理者對多點執業究竟怎么解讀,一切要以后者的標準為主。這就是多么殘酷的一個現實,殘酷性體現在院長們往往不語,并且充滿了彈性,但說不定哪一天多點執業的某位醫生就撞到槍口上了。
看不見的危險才最危險!
這種***早就有前車之鑒。數年前,某知名公立醫院院長公開炮轟過新醫改方案:“就像空中樓閣,落不了地,霧里看花,下面的人不懂怎么實施。”他還認為:“新醫改方案和以前的指導意見一樣,問題不詳,參與制定的部門太多,財政、社保、衛生等職能部門都參與其中,各有各的觀點,新醫改方案就像是拼湊出來的,只有宏觀的政策,但是如何落實,還應該有相關的經濟政策支持。”關鍵的源頭在于,醫改政策的制訂上,嚴重缺乏了來源于醫療機構及醫生們的參與,很多醫方對醫療改革并不太感興趣。
一度,曾經有衛計委官員向媒體爆料,“醫院不知醫改已開展”。多點執業現在成為了一個最典型的矛盾沖突區域。
此時此刻,這些處罰醫生們的管理者好比公開宣稱——他們不知道多點執業政策已經開展。
令我們感到痛心的是,一個個醫者們因為這種“無知”而付出了過于慘痛的代價,成為了醫改的炮灰,這就是現狀。
如果這些醫院的決策沒有得到及時的、強有力的扭轉糾正,那么一切將像我這個標題揭示的那樣——多點執業政策以醫院院長解讀為準。
讀不懂這個形勢,往前沖的醫生們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胡一文”。為了打出頭鳥,連“***論”這種流氓手段都搬出來了,真是令旁觀者不寒而栗。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