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巨
2016,必將是一個醫改大年。對于全國300多萬注冊護士來說,將有一項大家最為關切的改革來襲,就是薪酬制度改革。護士薪酬制度將怎么個改法?會對護士群體產生怎樣的影響?《醫學界》為您帶來獨家解讀。
護士也將拿上年薪
今年要搞薪酬制度改革這事兒,是衛計委掌門人李斌在兩會上透露的,據介紹,薪酬制度改革文件計劃今年***;但關于具體制度說得比較籠統:即目標年薪制。
啥叫目標年薪制?護士的目標年薪制和醫生目標年薪制一樣嗎?每家醫院的工資總額是確定的,但這一蛋糕新的分**是什么樣呢?這一切還要從大紅大紫的三明醫改中尋求答案。
兩會上,**總理和衛計委掌門人李斌都明確了一個方向,即要推三明醫改。于是,“三醫聯動”、目標年薪制、允許藥品“二次議價”等三明醫改的主要措施紛紛現身。可見,參考三明目前的醫護薪酬分配制度,即可一窺即將***的薪酬制度真容。
據《醫學界》獲悉,目前三明市正在推廣的醫院薪酬分配制度叫“全員目標年薪制”.也就是說,無論是醫生(技師)還是護士及醫院后勤行政人員,都采取目標年薪制。其中三明市22家公立醫院醫生都根據職稱給定出了明確的目標年薪:住院醫師10萬,主治醫師15萬,副高20萬,正高25萬。
但遺憾的是,目前三明關于護士的年薪并未有統一的明確目標數字。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據悉在于有一種觀點認為,三明醫改的核心是依靠醫生壓藥費,因此醫生是改革的核心,于是改革優先解決了醫生的薪酬問題。
在護士群體的強烈要求下,2015年,三明醫改明確了全員目標年薪制。但并未給護士定出明確年薪,而是根據醫院工資總額劃了一個大致的分配比例,即醫生(含技師)、護士(含藥劑)、新政后勤人員總體比例為5:4:1.(護士應在醫生的70%以內,行政后勤人員應在醫生的50%以內)
據了解,在這種分配模式指導下,不同醫院還有不同的分配模式,實際上等于把護士年薪標準制定交給了各個醫院。
收入將漲不少!
界哥可以負責任地劇透的是,薪酬制度改革總體上對于護士群體來說肯定是個好消息。因為據界哥了解,以實施全員年薪制的三明為例,雖然是不同醫院的分法不同,但相同的是,護士群體的收入都較改革前有了不小幅度的提高。
道理很簡單,以前大多數醫務性勞動價值都被低估,其中護士幾乎是純醫務性勞動,所以護士提供的護理服務在價格上吃了很大虧,在收入上也因此長期處于極低水平。
而接下來改革的方向將是降低藥品和耗材的價格,提高醫務性勞動價格,護士的勞動價值自然在價格上得到一定幅度地回歸和體現,護士的收入自然也將會有一定幅度地提高。
呼吁:可不能看低護理價值!
同樣是在三明市的同級別醫院,近幾年因為院長對于護士勞動價值的理解不同,不同醫院之間同級別護士竟然收入差距巨大。
以三明市將樂縣醫院為例,據2014年全院職工年薪分配情況薪資表中顯示,該院高年資護士的收入一般都在10萬元以上,有的甚至接近了該院主治醫生的收入。而另外一家縣醫院高年資護士沒有一個年薪拿到9萬。
原來,在將樂縣院長廖東平看來,醫療是團隊作戰,缺少護理支持的醫療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給出的分配指導原則為,醫生和護士的分配比例1:0.85.在這種分配方式下,將樂縣醫院護士就比同級別縣醫院護士收入高出一大截。
差距巨大的分配方式帶來的結果是,上述高年資護士收入低于住院醫的醫院,護士們怨氣很大,跑到網上反映情況;而將樂縣醫院院長廖東平則自豪地說:“我們醫院的護士都很支持改革!”
一位護士很氣憤地表示,“都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刀開得再好,也需要優質的護理!”
因此,在醫護薪酬制度改革即將推開之際,界哥強烈呼吁政策制定者在整體提高醫護陽光收入的同時,切實重視護理工作的價值,不要讓廣大護理人員再在心寒中堅持,以挽救比“醫生荒”更為嚴重的“護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