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5日從我市衛計委門獲悉,為了保障市民用藥安全,我市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將控制在55%以內,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控制在15%以內,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控制在35%以內,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力爭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感冒發燒慎用抗生素
市民黃蕾覺得最近身體不太舒服,她媽媽讓她吃點抗生素,預防一下感染。據了解,很多市民像黃蕾的媽媽一樣,存在濫用抗生素現象。其實,抗菌藥物僅適用于細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嚴重性發熱,對于病毒引起的感冒發熱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發熱是無效的。很多人還認為,生病后感覺輸液治療才好得快,醫生如僅開口服藥,他們會認為醫生不重視。“感冒是分為病毒性的和細菌性的。如果是一些病毒性的感冒,抗菌藥對它是毫無作用的,所以這時候你用抗菌藥物去治療病毒性感冒也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本身殺滅的目標是錯誤的。”我市一家醫院感染內科大夫表示,要對癥下藥,抗菌藥物只針對細菌性的感冒有用。若患者咳出的痰或者流出鼻涕是黃色的,說明是有炎癥了,這時才會有可能用到抗生素。
過度使用會產生耐藥
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十位市民,7成以上市民表示對于什么時候該使用抗生素掌握不準。
抗生素是處方藥物,當然不是市民可以自行決定服用的,而過度使用會帶來細菌耐藥的后果,抗菌藥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市衛生局醫政科科長張葵陽表示,首先要嚴格把握適應癥,不該用的抗菌藥物堅決不用,能用一種藥物解決的問題,堅決不用兩種。第二,服用藥物一定要遵照醫囑,并且患者也要注意閱讀藥品說明書,用藥期間如果發生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就診,將藥物傷害降到最低。最后一點就是患者自己不能隨意停藥、減藥、加藥,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咨詢醫生和藥師。張科長強調,為了避免“明天無藥(抗生素)可用”的局面,要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市民一定要謹慎地接受抗菌藥物治療,了解抗菌藥物使用的基本知識。
“開大處方”或被取消處方權
除了市民提高自身基本醫藥素養,醫院和醫務人員的合理用藥意識和能力也很重要。對此,據張科長介紹,我市明文規定:醫師濫開抗菌藥將被取消處方權。
按照相關規定,醫療機構對出現抗菌藥物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的醫師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級和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處方權;限制處方權后,仍出現超常處方且無正當理由的,將取消其抗菌藥物處方權。藥師未按照規定審核抗菌藥物處方與用藥醫囑,造成嚴重后果的,或者發現處方不適宜、超常處方等情況未進行干預且無正當理由的,醫療機構應當取消其藥物調劑資格。醫師處方權和藥師藥物調劑資格取消后,在6個月內不得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