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夫,我的手不小心戳傷了,您看看。”“老徐,這孩子上操時腳踝扭傷了,您瞅瞅。”“徐大夫,我的腰搬東西閃了一下,疼得很,您檢查檢查。”一會兒功夫,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衛生院中醫科內,該科主任徐振華就被患者們團團圍住。
只見徐振華有條不紊地處理,該做**的**,該服藥的服藥,該拍片的拍片。幾個年輕學生在其指導下,有填寫病歷的,有為病患進行初步檢查的,有開展治療的。
說徐振華是老中醫,其實他還不到60歲,但在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鄉親們心理,他資格老、技術好、醫德高,是名副其實的老中醫。幾十年來,徐振華在農村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不脫離臨床,堅持撰寫中醫學術論文,堅持帶教,深受當地群眾的愛戴和好評。
無怨無悔 從城市到農村
徐振華原本是在崇文區中醫院骨科工作,一些鄉里鄉親常常上門求醫問藥,他總是熱情接待、分文不取。其中不乏由于得不到及時治療而遺留后遺癥者。為此,他放棄了在城里醫院工作的優越條件,堅決要求調到條件艱苦的鄉村衛生院工作。幾十年來,他憑借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為病人服務,在通州區永樂店內外享有較高的威信和聲望。
出身于赤腳醫生的徐振華,1974年進入崇文區衛生學校中醫班,成為崇文區中醫院著名骨科老中醫崔翠賢的關門**。在此期間,他如饑似渴地讀書,虛心請教,完成了從實踐到理論認識的飛躍。
1986年,他克服種種困難,參加了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他白天上班,為百姓診療疾病,晚上復習,迎接每一門課程考試。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1989年,他終于完成了中醫專業全部指定的16門課,成為當時通州地區第一個取得自考中醫專業的畢業生。
敬重生命 眼里只有病人
“能花10元解決了的問題,決不能讓病人掏11元。”徐振華認為,病人中農民多、窮人多,“一個好醫生就是要讓窮人看得起病”。在他眼里,病人沒有貧富貴賤之分。
來自通州區漷縣鎮北堤寺村的曹永良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犯了,徐振華給他診斷后,教患者一招:“今后搬東西身體一定要貼近,如果探身搬就容易傷腰。”患者忘了拿醫保卡,徐振華就囑咐學生,這次少開藥,做做**就行了。
“您這大拇指是軟組織損傷,沒有大礙,回去用溫水泡泡,經常揉揉就會好的,不需要花錢。”徐振華對一位大媽說。
“大夫說我的頸椎病很嚴重,需要吃藥和**。但他今天給我做治療,就沒有收費。”另一位患者感激地說。
徐振華不僅會正骨,中醫內科經驗也十分豐富。71歲的佟福順家住永樂店鎮,因患腦血栓留下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家屬聽說徐振華醫術高明,于是找到了他。徐振華察看病情后,用補陽還伍湯加味進行治療。一個月后,患者手足慢慢恢復了知覺,還能自主活動。不到半年時間,患者能出來散步,生活也能自理了。
在中醫科的過道里,記者看到“妙手仁心”、“濟世活人”、“醫德高尚,妙手回春,德藝雙馨共創和諧”等多幅錦旗。每一幅錦旗都記載著徐振華為鄉親們救死扶傷的感人故事。
提升水平 實踐理論結合
在幾十年的臨床實踐中,徐振華積累了豐富的骨科臨床經驗,撰寫并發表論文多篇。其中,《論傷后腹脹便秘的早期防止》發表于2005年的《北京中醫》上,這是他多年實踐經驗的總結。
許多高齡老人由于傷后長期臥床造成腹脹便秘,十余天不排大便,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通過徐振華配伍的通腑逐瘀湯,病人很***氣解便,藥到病除。
徐振華說,在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治療時,除復位固定外,首先選用通腑逐瘀湯來攻逐瘀血,通其腑氣;對傷后大便已解者,則只用行氣活血,而不用攻逐之法。
2007年,他又發表了《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復位避免再損傷的研究》,針對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愈后遺留后遺癥者多的狀況,他提醒臨床醫生,在骨折復位時,既要使骨折復位,又要注意保護骨折周圍的軟組織,避免加重軟組織的損傷,采用輕巧、準確的手法,盡量使患者少留后遺癥。
言傳身教 培養杏林新人
徐振華除在工作中以身作則外,還言傳身教,認真帶好實習生、進修生,培養出了一批有良好醫德醫風的青年中醫人才。
田恩亮是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的大專生,跟隨徐振華學習兩年多了,現在已能***應診了。他告訴記者,徐老師對學生們要求很嚴格,有一次,自己做拇指一指禪揉法沒有做到位,老師馬上批評,接著進行示范,讓自己反復練習,直至符合要求。老師常說的“老頭擰茄子”,就是頸椎的旋轉性扳法,因為危險性大,老師開始只是讓學生看自己如何做,在講清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讓學生回去琢磨,找好角度,不能超過解剖限度,并先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反復練習后,才能用于臨床。
邢振東畢業于華北煤炭醫學院針推專業,劉云龍畢業于哈醫大康復專業,他們在***時聽說徐振華在當地很有名望,就抱著學技術的愿望而進入到衛生院中醫科。他們告訴記者,徐老師采取啟發式教學,讓我們先做,他在一邊指導、糾正,因此,我們的技術進步很快。在生活上特別關心我們這些外地學生,食堂飯菜有時不合口味,就經常帶我們到家里吃。
該衛生院院長甘靜雯說,徐振華帶領青年中醫勤奮鉆研醫技,努力提高臨床療效;時常教導年輕一代積極奉獻,推行人性化服務,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好;指導青年醫生解決疑難病癥,主持院內外疑難病例會診以及業務授課講座。特別是其擔任的***科研課題《社區康復服務與評價研究》已臨近結題,這在鄉村衛生院是很少有的。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