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醫生從決定當醫生的那天起,就做好了為醫學犧牲的準備,學習、做實驗、寫病歷、查房、值夜班、寫論文……基本沒有假期,留給家人的時間更是所剩無幾。一位醫生用日記表達了對家人的愧疚:“我們醫生為別人的生死而努力,想法挽救一個個生命,可到了自己家人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卻沒法出力……欠家人的太多太多!”
2013年,35歲的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人民醫院的骨科副主任銀保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中國援安哥拉第三醫療隊的一員。
就當銀保準備遠赴非洲進行醫療援助的時候,他的家里卻傳來噩耗:69歲的父親因肝硬化突然離世,而母親也被診斷出胃癌,而家中的一切都要由帶著僅一歲半的兒子的妻子來料理,銀保的心中開始動搖。
所幸母親的第一次手術很成功。回想起父親臨終前對自己的囑托,還有母親在耳邊“不能半途而廢”的叮嚀,銀保最終還是帶著感傷,踏上了前往安哥拉的航班。
這次援非行動一去就是兩年。安哥拉缺少骨科醫生,援外醫療的工作量很大,最多的時候,一天能看110多名患者。可是工作再忙,銀保閑下來時還是惦記遠在故鄉的家人。
2013年12月8日是銀保在安哥拉的第一晚。他寫下了這樣的日記:“現在是北京時間凌晨5點,很多人都還在睡夢中,而我遠離親人和朋友,帶著使命踏上了遙遠的安哥拉首都羅安達。這一刻我在電腦前記下我此刻的心情,心理牽掛的是我的母親、兒子、老婆、哥哥及所有的親人和朋友,告訴他們不要為我擔心,我這里挺好的。請相信我會平安健康回到親人身邊,祝愿我的母親平安健康,渡過難關……”
安哥拉缺水、缺蔬菜,吃不飽,讓銀保瘦了10斤,但對家人的思念恐怕比生活物資的匱乏更讓人難以忍受。雖然在空閑時間里,銀保可以通過qq和微信同遠在都江堰的家人***,但是,隔空的交流遠抵不過銀保對家人的愧疚和思念。漸漸地,日記成了銀保抒**感的寄托。“兒子開始上幼兒園了,愿他健康快樂成長。”“異國他鄉的夜晚是那么的寂靜,久久無法入睡,想起故鄉的秋天,思念年邁的母親和幼小的兒子。在家人最需要關心照顧的時候卻不能陪伴他們身邊,只求上帝保佑慈祥的母親早日康復,度過幸福快樂的晚年。”
……
2014年5月8日,銀保在日記中寫道:“這天下午,***總理**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看望并慰問中國援安醫療隊工作人員,同我們一一握手,稱贊我們用精湛的技藝救死扶傷,工作很辛苦,但很崇高。這對我們來說也是最大的肯定與鼓舞。”
2015年12月27日,銀保圓滿結束安哥拉援外醫療任務回到了成都。兩年內,他們共診治61837例病人,其中,銀保和另一名骨科醫生累計診治當地患者2萬多人次,完成手術230臺次。但令人惋惜的是,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母親,病情進一步惡化,癌變轉移到了肺部。終于等到兒子回家的老母親,在2016年除夕永遠閉上了雙眼。
把自己都生命和時間交給了工作和患者的銀保對家人十分愧疚:“我們醫生為別人的生死而努力,想法挽救一個個生命,可到了自己家人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卻沒法出力……欠家人的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