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加科研已經很讓醫生很累了,緊張的醫患關系又讓很多醫生疲于應對。醫患關系其實說難也不難,年輕醫生們需要多多聽取“過來人”在處理醫患關系方面的經驗。能讓患者拿你當朋友是需要“訣竅”,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副院長分享了自己的“訣竅”.
龍兆麟回憶起從醫31年的經歷,最讓他感到自豪的不是攻克了多少醫學難題,也不是在高難度的內鏡手術上取得突破,更不是當上副院長,而是能與自己的患者成為好朋友。
為了患者 不斷探索新療法
龍兆麟說,醫生想要取得患者信任,醫術和醫德都不可或缺。龍兆麟精通和擅長治療泌尿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他不斷攻克手術難題,率先在順德地區開展經尿道前列腺及膀胱腫瘤電切術、腎移植術及體外沖擊波碎石術。1999年他被評為“廣東省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2000年被評為“廣東省勞動模范”.龍兆麟說,能幫患者解除痛苦是當醫生最大的收獲,也是人生當中最快樂的事情。
其實,現有的手術技術是可以用的,但是龍兆麟經常想到的是不但祛除病癥還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龍兆麟的帶領下,順德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已經開展了10多年經皮腎鏡術,目前每年手術近百例。與開放手術相比,經皮腎鏡取石術具有損傷小、痛苦輕、取石徹底、恢復快等優點。不過,經皮腎鏡取石術是一項技術性非常高的手術。由于腎臟是血管非常豐富的器官,其血流占心臟排出血量的1/4,因此,手術中既要盡量避免出血,又要努力取凈結石,同時,還要保護腎臟功能,這需要非常精細的技術。龍兆麟說,為了患者,他也要不斷探索。
龍兆麟說,微創手術方法的使用,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他的團隊完成順德首例腹腔鏡下保留腎單位的腎癌切除術,為腎癌的治療提供了一個創傷小、恢復快的成功典例。
換位思考 與患者坦誠相待
跟許多醫生一樣,出門診、做手術、查房、帶學生也是龍兆麟作為醫生的日常工作。此外,龍兆麟還要處理醫院的行政工作。雖然如此,龍兆麟始終把做好醫生的本職工作放在首位。行醫31年來,最讓他自豪的事情就是患者把他當作好朋友對待。有時在街上,有患者認出龍兆麟來,都會自動跟他打招呼,有的還會向身邊的家人或朋友介紹:“這是幫我看過病的龍醫生。”
在處理醫患關系方面,龍兆麟有自己的“訣竅”.“醫生對患者要‘換位思考’,雙方一定要多溝通。”龍兆麟說,比如腎結石,在泌尿外科的醫生看來,是一種常見的普通病,但是對于患者而言,腎結石一旦發作,腰部絞痛如同刀割。如果醫生沒有同理心,覺得是小事一樁,不主動跟患者溝通,也沒有好好安慰患者,那么患者在劇痛時,見到醫生好像對自己的病情不重視,肯定會對醫生產生偏見。
龍兆麟說,醫生需要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到知足常樂。龍兆麟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就不要拿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跟所謂富豪對比,而是要跟自己過去的生活水平對比。“當醫生,追求的不應是物質,患者的康復就是我最大的滿足,疾病的治愈就是我最大的成就。”龍兆麟說,作為一個醫生就是要知足常樂,把為患者解除痛苦作為人生的一大樂事。當一名受人尊敬的醫生更有幸福感。
人們常說,做人需要有一顆柔軟的心,當醫生也是如此。如果醫生能用自己內心的正能量去關愛患者,患者也能給醫生一份信任和理解,那么醫患關系就不難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