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被上紅黑榜 抹黑捧紅全都有(2)
2010-11-15 13:28
閱讀:21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水**南
責任編輯:水北天南
[導讀] 在北京、上海、深圳、蘇州等地相繼出現了關于醫生的“紅黑榜”,有的醫生被廣大網友追捧,也有的上了抹黑榜。作為醫生,如果是您,被上了紅黑榜,會有什么看法呢
‘紅黑榜’的推出在濟南醫療衛生界引起很大震動,無論上了哪個榜,對醫生都是一種觸動。“被上榜”的不少醫生感覺“很意外”,而“被黑榜”的醫生感覺“很受傷”。
濟南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醫生田敬霞是一位上紅榜的醫生。她認為榜單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一定全面,“因為網友并沒有太多評價標準,只是靠自己的直觀感覺和經歷。”
濟南市中心醫院另一位田姓醫生平時沒太多時間上網,“不知不覺”上了黑榜。得知網友評價后她直呼“很冤枉”,說自己每天要接診七八十個病人,對大家都很客氣,但不管怎么樣,也可能會有患者不滿意,感嘆“做個醫生太難了”。
““醫生的醫德是一個主觀評價,而醫療技術需要權威認證,這種網上披露‘紅黑榜’的方式,對上黑榜的醫生不公平,在強大的網絡輿論面前,他幾乎沒有申訴的權利;而排出的紅榜名單也有可能誤導其他患者。”山東鵬飛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傅強認為,這樣的“紅黑榜”“不妥”,上榜的醫生有權通過法律要求網民停止侵權和相關賠償。
網絡雖然提供了一個自由表達的平臺,但容易出現非理性的、情緒化的語言,有些信息可能會言過其實。網上的評價多以服務態度為主要標準,不夠全面。偶爾一次遇到一位醫生態度不好就加以評論,沒有對比性,而且每個醫生的工作量不同,服務的患者群眾不同,服務態度有時也會參差不齊。評價一個醫生除了服務態度外,還包括醫術等很多方面,患者到醫院最要緊的是把病治好。患者遇到問題時首先應當通過主流、正當、合法的途徑來解決,在網上發布信息時應客觀冷靜,不要無中生有。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