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醫師考試醞釀變革(3)
2010-12-15 11:57
閱讀:2665
來源:愛愛醫
作者:大*勒
責任編輯:大彌勒
[導讀] 2010年8月3日,衛計委醫政司召開醫師資格三段式考試研討會,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醫師資格三段式考試制度正式提上日程。
事實上,對處于臨床實習環節、尚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準醫生”,衛計委和教育部都有明確規定,即醫學生和實習醫生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可以從事相應的臨床診療活動。對此,段麗萍認為,給予通過前兩個階段考試的醫學生一個臨時的資格認證,可以使醫學生和實習醫生的身份更加明確。
一些專家提出,臨時執業證書的發放一方面可以增加考生參與三段式考試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解決醫學生在臨床實踐階段行醫資格的問題。但要辦好這件好事,需要制訂一個比較完善的方案,并進行試點。
新制度助推跨部門合作
會議明確,實行三段式考試的目的,是解決醫學教育和醫師資格考試的銜接問題,而衛生行政部門與教育行政部門的共同參與,將有利于解決供需脫節等矛盾。因此,在實施醫師資格三段式考試的過程中,各部門應互相支持、共同配合做好工作。教育部高教司相關負責同志建議,三段式考試在試點前需廣泛征求醫學院校的意見,使其與醫學教育改革和課程體系改革相適應,同時處理好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銜接。
“三段式考試改革的關鍵在于命題。”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處長馬建輝認為,三段式考試的方案設計要體現出對一個合格醫生的要求,應在每一個階段的考試中堅持理論和實踐并重的原則,引導醫學教育向注重醫學理論和實踐操作緊密結合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