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小鎮診所醫生多年自掏腰包義診贈藥
2017-03-15 19:31
閱讀:1997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在沁陽市常平鄉的一些山區農村,年輕人搬遷下山后,村里只留下了留守的老人,缺醫少藥成了老人生活的難題。小病忍忍,大病扛扛,扛不住了才把子女叫回來送去醫院,成為了老人生活的常態。
在沁陽市常平鄉的一些山區農村,年輕人搬遷下山后,村里只留下了留守的老人,缺醫少藥成了老人生活的難題。小病忍忍,大病扛扛,扛不住了才把子女叫回來送去醫院,成為了老人生活的常態。這樣的現狀觸動了一個人——沁陽市西萬鎮的診所醫生王永衛。王永衛7年多堅持自掏腰包給這些老人義診贈藥,***也成了老人們的“120”。
多年堅持義診贈藥善舉
3月8日,王永衛再次來到常平鄉煤窯莊村開始了義診贈藥活動。這次活動王永衛帶了三名醫生,采購了1.4萬多元藥品。這已經是王永衛第4次舉辦集中義診贈藥活動了。
王永衛的善舉帶動了周圍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馬瑞林是一家醫藥公司的消瘦代表,之前與王永衛僅僅是業務關系,在王永衛的感染下,他主動向公司申請了一些藥品,贈送給王永衛,而且每次活動他都專門開車趕來,前后幫忙。后來,又有其他幾家醫藥公司也被感召加入進來。
同為村醫的湯陰縣五陵鎮屯莊村的單文峰表示:“義診,很多醫生都在做,我也在做,但是贈藥,這個實話實說,我還做不到,對于王永衛的做法,我很贊賞,很欽佩!”
***竟成老人們的“120”
常平鄉煤窯莊村村支書兼村主任賈小文說,常平鄉是一個山區鄉,從1990年**始,人們陸續搬遷到山下平原地,剩下的老人們看病成了大問題。
王永衛則表示:“常平鄉除了幾個比較大的村開有診所,其他一些小的村子,特別是搬遷之后,只剩下幾十口人,沒人會在那兒開診所。”
從山上來診所看病的人多了,很多人都留了王永衛的***碼,這個號碼就成了他們的“120”,偶有頭疼腦熱,都會打電話咨詢,王永衛也經常往山里跑,上門給他們看病、送藥。后來他差不多每個月都會抽一天時間,去山里的村子回訪。再后來,他每年都組織一兩次大的集中義診贈藥。 他就是看不得老人受苦
王永衛的父親也是鄉村醫生,他的態度是:“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他解釋,“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咱家也不是百萬富翁,他也有家庭,有老婆孩子要養。”
妻子張新愛則對于王永衛義診贈藥的行為有點小情緒:“活動搞一次,最少都得買一萬多塊錢的藥,全部是自己花錢,而且還有各種其他花費。去年夏天去(常平鄉)山路平村辦活動,他的很多朋友都來幫忙,光車就來了一二十輛,中午請這百十號人吃飯不說,每一輛車又給人家加100塊錢的油,又是幾千塊錢。”
7年下來,光是集中義診贈藥活動,花費已經差不多十萬元,至于平常接診中,少收的和免費的藥費,早已無法計數。
為這事兒,張新愛雖也生過一回氣,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理解丈夫:“其實我知道,他就是看不得老人受苦,他是個很孝順的人。”西萬鎮有兩個敬老院,王永衛固定每年都會去一次。
“王永衛”們展現了基層醫生高尚的醫德
我國廣大的鄉村,正是因為有很多“王永衛”默默守護老百姓的健康,才不至于讓百姓無醫可看。“王永衛”們把全部愛心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淳樸而熟悉的土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出一名基層醫生的高尚醫德和崇高的職業精神,譜寫了基層醫生平凡崗位不平凡事跡的動人樂章。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