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指出,在心血管疾病預防和管理中,應將空氣污染視為一種重要的可調節危險因素,并應與患者就空氣污染暴露展開交流。全文12月9日在線發表于《歐洲心臟雜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
空氣污染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
以愛丁堡大學Newby博士為首的專家小組探討了環境空氣污染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和機制,并對醫生如何勸告高危患者盡可能減少空氣污染暴露做出了建議。空氣污染可引發近期和遠期死亡風險,并可導致包括炎癥和動脈粥樣硬化在內的不同病理過程。空氣污染不局限于室外,大部分空氣污染暴露發生于室內,尤其是那些低收入國家,比如用于做飯和供暖的固體燃料。
此外,專家小組還提出了減少室外空氣污染暴露的策略,其中包括優選步行、騎自行車和公共交通工具而非小汽車或摩托車;避免在交通量大的街區步行和騎自行車,尤其在高峰時段);在公園鍛煉并應避免在主要交通道路進行;嚴重污染期間限制在室外活動時間,尤其是兒童、老人和心肺疾病患者。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