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誰給我們看病?“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后繼乏人“成為滬上眾多三甲醫院開始面臨的新窘境。14日,瑞金醫院第三季醫學體驗營特別招募30名”醫二代“、高中生來做醫院的”實習生“.
體驗48小時后,很多孩子都精疲力盡。高二的曹茗萱感嘆:”雖然當醫生真的很辛苦,但正如帶教老師講的,當醫生可以幫助別人創造更多的價值。“
體驗結束后累癱在地
一早跟著醫生去查房;進手術室看醫生做機器人手術,幾個小時站下來腰酸背疼;跟著醫生學習心肺復蘇技能,就癱坐在地上……昨天,對于18歲的潘心雨來說很不平凡——第一次穿上白大褂,體會做醫生。其實,醫院對她來說并不陌生,爸爸是醫生,從小耳濡目染,她也選擇成為”醫二代“,今年在復旦醫學院讀大一。
在體驗心肺復蘇時,心雨跪在地上,對著地上的假人拼命吹氣,整整做了5次才成功,整個過程結束后,她一下癱坐在地上,小聲說了一句”好累啊“.對于這次體驗后對醫生這個職業的感覺,她靦腆地笑著對記者說:”知道醫生辛苦,但除了辛苦還有其他,具體感覺我說不出來。“
他們都說以后想當醫生
和心雨同一組的張昀昕也是”醫二代“,父親在瑞金醫院耳鼻喉科當醫生,昨天,他第一次和父親一起”上班“.父親在家時說過,病人是弱勢群體,要多體諒,病人太多,有的人會等得不耐煩鬧事,醫生需要多一點關懷。
無獨有偶,目前還在讀高二的孫銘恩告訴記者,自己還是想當醫生,”我在高二生物課本上看到垂體、甲狀腺,覺得特別神奇,很想了解。“雖然曾經看過一個報道講一個從國外回來的醫生被患者捅死了,”但不能因為這個職業曾經死過人,就不去干這個職業。醫生被捅的事畢竟還是少數。我不會去怕它(指醫患沖突事件)。“
還在讀高二的曹茗萱明確地說,她想當內分泌科醫生,說話時,她的音調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