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機電學院信息工程專業2013屆畢業生曾子杰,作為一名工科生,他卻癡迷于中醫,大學期間常給同學看病,不少受痛經困擾的女生也找他咨詢,被稱為“婦科圣手”.為圓中醫夢,他曾兩度考研,上個月,他收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行醫路”終于踏上正軌。
自學中醫幫家人
“我自學中醫是興趣使然,不為考試所逼,學得無拘無束,博取眾家之所長,也不被門派所束縛。”曾子杰說,大一時,中醫廣播節目《國學堂》和一本中醫書目《求醫不如求己》讓他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自學一些簡單的中醫知識。2011年,母親出了車禍,遭受疼痛折磨,曾子杰下決心學習中醫,想著日后可以幫人醫病。從那時起,他開始接觸《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典籍,逐漸學會了針灸、拔罐、推拿、刮痧等技能。
曾子杰說,放假在家時,他會用所學的中醫知識,為患白內障的奶奶開方抓藥,為哮喘的外公**肺經,幫視力模糊的外婆**太沖穴,給腳痛的媽媽拔火罐,教經常口腔潰瘍的姑姑推腹,還會為他的小侄子捏脊椎。
為女生緩解痛經
在學校,曾子杰也幫不少同學看過病,治療跌打損傷、多年偏頭痛、感冒發燒等,他還把診療這些常見病的案例整理成“在校行醫錄”,在微博上發布。這個“無證醫師”逐漸積累起了風濕,不相識的同學也來問診,甚至許多受痛經困擾的女生也會找他咨詢。
“學習中醫之初,我還不了解痛經是怎么一回事,后來有幾個女生問起,我才慢慢開始去了解學習。”曾子杰驚訝地發現,原來痛經普遍地存在于女生當中。為此,他總是在微博中反復勸告女生夏天少穿短裙,冬天注意保暖。找他的女生多了,曾子杰便被身邊的朋友戲稱為“婦科圣手”.
“中醫為什么會逐漸沒落?我認為是在傳承上出了問題,師傅傳徒弟這樣一對一的傳承方式比較封閉和緩慢。”2010年,曾子杰開通了微博@傳承中醫5,風濕已超過5萬,后來又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經常發布中醫保健知識和常見病痛的醫治方法。“傳承中醫,吾輩有責”曾子杰的微博簡介如是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