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機構人才崗位缺失 醫護人員感嘆工作“如履薄冰”
佛山南海棄嬰事件余波未消,汕頭又發生了護士為保胎孕婦錯送墮胎藥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近年來,省內城市在推進醫改中紛紛提出“大病進醫院,小病在社區”的口號,各地基層醫療機構紛紛新增大量社區衛生站,爭創升級“二甲三甲”。但近年來醫療責任事件頻頻發生,也折射出在人才缺口逐漸增大和基層醫院門診量大幅增加的同時,所形成的一負一正的尷尬。
連日來,本報記者對佛山、東莞、汕頭等地基層醫療機構的生存現狀展開調查發現,作為多起醫療責任事件主角之一的各地基層醫療機構,由于長期存在人力資源不足、人才培養管理缺失等問題,在不斷引發新的問題并帶來隱患。那么,治愈基層醫院的“貧血病”為何又這么難,怎樣才能為基層醫療機構改革開出良方呢?
生存狀況調查
醫生感言:工作累風險太大 最擔心出錯
這幾天,廖新波對醫療職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評價被在佛山基層醫務人員中紛紛流行起來,甚至一些鎮街醫院負責人都感嘆此比喻“很形象”。
今年8年,南海區衛計委門曾組織網友體驗基層醫務人員的工作。網友們感嘆,有的醫生一上午沒去過一趟廁所,有的藥劑師一天得連續抓300副處方藥,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非常辛苦。當地一家鎮街醫院婦產科醫生也大吐苦水,她最忙時,一晚要為5個孕婦接生。
“一個醫生每天大概要看幾十個病人,你看得慢了,后面的病人不耐煩,很多時候,醫生根本無法研究病情。”東莞一鎮街醫院院長說。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多時候,當醫生真的是太累,風險太大了”。昨天中午,東莞大朗醫院一負責人如此感嘆,“救活100個人,別人認為是應該的;一個人出點錯,那這個醫生就毀了”。
探討解決方案
佛山:按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平均收入定績效
對醫學人才的尊重,是東莞的傳統。不久前,大朗醫院也為一名從醫50年的老專家舉行了慶祝大會。“從老一輩的手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大朗醫院一負責人說,“老專家是醫院的寶”。
東莞為想方設法引進入才,尤其是??迫瞬?,為這些專業人才提供住房,提供安家費,解決子女入學,只要能為專家解決的問題,從醫院到**都是一路綠燈。厚街醫院一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個??迫瞬啪陀锌赡軒Щ钺t院一個科室,誰能不重視?”
目前,基層醫院“貧血”現狀已引起佛山的重視,而佛山的一些經驗獲得了省里或國家的認可,并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試點。例如,該市高明區近年來對各鎮街醫療機構實行了“院辦院管”模式,并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站人員納入一類編制指標,并按當地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的平均收入水平核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的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該模式上個月獲得了省里認可,并擬向全省推廣。
另外,在對基層醫療人才培養上,佛山市南海區今年開展了“名醫收徒”活動,讓區內大醫院的名醫名專家將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收為徒弟,定期培訓授教,提高他們的醫療技術水平。
問診基層醫院
關鍵詞 崗位缺口
3.2萬醫護PK 5636萬病人
據東莞市衛生局統計數據顯示,東莞3.2萬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一年要收治5636多萬急診病人。東莞市衛生局曾統計,“全市每千名常住人口中執業(助理)醫師2人、注冊護士2.1人”。
在佛山,崗位缺口問題同樣存在。即便是在醫療發展走在前列的南海區,如果按標準配置,南海醫務人員須達到14000~15000人,但目前南海仍存在大約三分之一的缺口。
關鍵詞 待遇保障
績效工資制推進舉步維艱
據東莞市衛生局統計,東莞醫護人員平均年工資不到8萬元,這個數字遠低于公務員。對此,今年《東莞市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方案》出臺,要求除市人民醫院等幾所特大型醫院外,全市醫療單位在年底前分兩批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凡納入績效工資范圍的公立醫院的工作人員,人均收入不低于9.33萬元/年,還不包括津貼、改革性補貼、計生評比獎、超時加班工作、節假日加班工資、夜班費及教學醫院帶教費等。
但是,目前東莞33個鎮街公立醫院無一啟動該舉措,佛山績效工資制推進同樣緩慢。“最大的問題還是經費投入。”東莞衛生局人事科負責人說。
關鍵詞 人才斷層
高學歷、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少
發生護士送錯藥事件的汕頭婦產醫院副院長鄭群在描述該院護理人員隊伍結構時說:“這是一種金字塔結構”。高學歷、經驗豐富護理人員是少數的;而剛畢業、缺乏經驗的護理人員在醫院護理人員中占到了絕大多數。“年齡上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特點”,除了從大型醫院退休的老專家、老醫生之外,就是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40歲上下的中堅力量很少。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斷層”呢?該院負責人認為,福利的落差是請不來“中堅隊伍”的主要原因。以剛剛畢業不到半年就“犯錯”的護士小余(化名)為例,她在這里一個月的薪水只有1500元左右,收入非常低。
南海棄嬰事件發生后,一些佛山醫療專家和衛生管理部門認為,基層醫院人才引進本來就很困難,但由于經營不佳,為了節約成本,醫院還不得不在人才引進和培訓上控制成本。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