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負債經營、資金鏈斷裂、股東內部糾紛、投資、經營管理、人才等因素,負債破產或拍賣的醫院案例并不少見。
起拍價1.3億元,醫院擬破產清算
據阿里拍賣平臺顯示,河南周口的扶溝鴻昌醫院將于7月9日10時起在淘寶網阿里拍賣破產強清平臺進行為期兩天的公開拍賣,起拍價約1.3億元,保證金1300萬元。
據了解,拍賣內容為扶溝鴻昌醫院擬破產清算涉及的資產,具體為土地使用權、在建工程、構筑物及其他輔助設施。包括1宗土地使用權,用途為醫衛慈善用地,證載面積30138㎡;在建工程為醫技樓、家屬樓和綜合樓,均已于2017年8月開工,其中醫技樓面積超過3300㎡。
公開資料顯示,扶溝鴻昌醫院建于2011年,占地面積約45.5畝,屬于民辦非企業單位,開辦資金2050萬元。自運營以來,該院就不斷卷入民間借貸、法人變更、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等多重糾紛,早在2018年該院便因為民間借貸糾紛成為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
扶溝鴻昌醫院的“暴雷”其實也與借貸密切相關。
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2016年至2017年間,扶溝鴻昌醫院共向河南利特爾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利特爾公司”)借款950萬元。因醫院未歸還,2020年6月份,河南利特爾公司一紙訴狀將其訴至法院。
起初,當地縣法院為雙方出具了民事調解書,但調解書生效后,扶溝鴻昌醫院并未履行,雙方也因此徹底“撕破臉”。2021年5月,河南利特爾公司直接向當地縣法院申請對扶溝鴻昌醫院進行破產清算。
一審法院認為,扶溝鴻昌醫院提交的資產評估報告不能準確顯示其負債數額,不能證明其已達到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條件。遂駁回河南利特爾公司對醫院的破產清算申請。
該公司不服,又向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周口中院”)提起上訴,同年12月,周口中院撤銷原民事裁定并指令縣人民法院受理該破產清算申請。與此同時,扶溝鴻昌醫院也曾上訴請求撤銷縣法院有關裁定,改為裁定受理醫院的破產重整申請。
不過,經歷一波三折后,扶溝鴻昌醫院終究還是難逃破產拍賣的命運。一份來自周口中院3月份的裁判文書顯示,扶溝鴻昌醫院的破產清算程序繼續進行。而在二審聽證中,河南利特爾公司也同意扶溝鴻昌醫院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此外,經相關審計,截止2020年5月31日,扶溝鴻昌醫院資產總額7600余萬元,負債總額8200多萬元,資產負債率107.63%。另外,該院還有其他債務沒有償還。
負債經營,深陷民間借貸
扶溝鴻昌醫院的“悲劇”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就已注定。
有資料顯示,扶溝鴻昌醫院成立于2011年8月,同年9月27日開始運行,法定代表人施某河。自運行當年起,該院就一路“借借借”,“拆東墻補西墻”。
扶溝鴻昌醫院的發展史,其實也是這家醫院的“借貸史”。企查查顯示,在26起終本案件中,僅民間借貸就占了近三分之一。
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2011年10月27日,彼時醫院剛運行一個月,扶溝鴻昌醫院就與王某艷簽訂了借款合同,貸款金額240萬元,為期半年,用于醫院增加設備及流動資金。若醫院違約,逾期未還款,需以每日貸款總額3‰支付違約金。
2016年,該院又與張某榮就上述借款簽訂協議,協議約定全部由張某榮出資。一審法院查明,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間,該院向兩方賬戶轉賬145.8萬余元,其中償還本金為40萬元,其余均為利息。
由于借款方發生變更,剩余200多萬元本息也將由醫院還給張某榮。但該院卻遲遲未能歸還,雙方也因此開啟了長達數年的欠款“拉鋸戰”。
不光增加設備的錢是借貸而來,購藥用錢也是來自借款。裁判文書顯示,2015年12月,該院與當地一家銀行簽訂最高額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約定醫院自當月至2018年11月30日期間內連續借款,累計最高未清償余額不超過900萬元,借款用途為購醫藥。
實際借款起始日期以貸款實際發放日為準,借款月利率為9‰,按月結息,逾期借款從逾期之日起按合同約定利率上浮50%計收罰息。至案發,該院也僅償還了約148萬元的利息,尚欠900萬元本金及利息。
2018年6月,扶溝鴻昌醫院再次因民間借貸糾紛被立案。根據裁判文書,借款人曹某民要求醫院、施某河等返還借款300萬元及利息(從2017年9月起至還清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后經法院調解未果,曹某民申請強制執行。2019年3月,法院查封了施某河名下的一處房產。
除了民間借貸,多份裁判文書顯示,該院還存在拖欠電子科技、醫藥、投資、咨詢等公司少則幾十萬,多則數百萬的錢款。看醫界通過企查查查詢發現,作為失信被執行人,扶溝鴻昌醫院涉及金額高達2000多萬元。
法人變更引爭端
實際上,在運行初期,該院還曾試圖引入投資,并因此卷入一起由法人變更引發的糾紛案,落得“一地雞毛”。
根據裁判文書,2012年10月26日,扶溝鴻昌醫院以院長變更為由,向原河南省衛計委遞交《醫療機構申請變更登記注冊書》,請求變更法定代表人,由王某軍變更為施某河,獲得批準。事后,王某軍以其是醫院股東,在該醫院擁有上千萬元投資且對變更事宜事先不知情為由進行起訴。
王某軍在訴訟中稱,其因投資成為醫院最大股東及法定代表人,后施某河私自申請變更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將其擠出醫院,致使其失去對醫院的控制,巨額投資無法收回。
對此,扶溝鴻昌醫院進行了反駁,并在二審中述稱,王某軍2012年7月9日投資進賬,10日即轉走,其實際投資為零,根本不存在投資,有短信為證,院長任命和任免是經院里一致同意,有合同證明。
二審法院則認為,由于醫院章程規定院委會無權決定變更法定代表人,醫院行為不符合其章程規定,同時認定另一被上訴人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程序違法,依法應予撤銷。
其實,除了扶溝鴻昌醫院外,由于負債經營、資金鏈斷裂、股東內部糾紛、投資、經營管理、人才等因素,負債破產或拍賣的案例并不少見。據報道,今年以來,就有多家醫療機構進行拍賣重組,如定南中山醫院、杭州大誠醫院、山西三針腦血管病醫院、許昌市立醫院、樂山市第四人民醫院、濟寧麗人醫院醫院、深圳愛視眼科醫院等。
醫療行業從來不是一個短平快的行業,醫院的經營發展也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在知名醫改專家徐毓才看來,民營醫院要想取得長足發展,應當謹慎負債、辦出特色、善經營懂管理以及要更加注重內涵,謹慎擴規模。經營管理對于民營醫院來講更加重要,管理、經營不強、不專業、不適合,一定難以活下去,更談不上活得好。
來 源 | 看醫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