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無聞做了14年的村醫,重慶市石柱縣橋頭鎮趙山村的謝金華因為一紙告示而被人所熟知了。
這份他于2月7日貼在村里通行要道并且拍下來發在自己朋友圈的告示標題很委婉:《溫馨提示》,只是提示的內容令人心酸:
我因收入微薄,實在無法承擔太多應酬,凡屬喪葬、嫁?。☉獮槿ⅲ┲?,所有一切酒席拒絕參加,望各位親朋好友、父老鄉親多多理解,實屬報(應為抱)歉。
落款為謝金華。
告示貼出后,他的父母打***話訓斥他“不該搞這個事,人活一張臉,別個啷個過你啷個過。(別人怎么過你也怎么過)”。
但在電話中,謝金華醫生告訴《醫學界》,“說實話,貼之前我也曉得可能引起的輿論會有些大,但農村酒席真的太多了,又不是喪事、喜事,隨便找個理由就辦酒席,都是鄉里鄉親,請了又不好意思不去,但去的話又實在承受不起?!?br />
作為村醫,謝金華一個月的收入僅有3000元左右,除此之外就沒有其它收入來源了,一家四口,他的兩個孩子一個在讀初中,一個還在讀小學,妻子在家務農,但家里僅有一畝田地。
農村分子錢現在基本都是100元起,而酒席之多,僅春節前后的一個月,謝金華就隨出去了近5000元的分子錢,幾乎相當于他兩個月工資。他說:“我實在受不了了,顧不得那么多了。”
貼告示之前,謝金華就預計會有很多人支持他,因為村子里畢竟沒有錢的人居多,大家都深受其累,只是沒有人愿意站出來,謝金華的告示貼出來后,果然獲得了村里很多人的支持,而且在他貼出告示兩天后,趙山村村委也貼出了一紙《公告》,公告中表示即日起僅允許簡辦婚慶喪葬,其它一律不予參加。
盡管每個月只有三千元左右的收入,但謝金華表示這比以前還要好一些?!耙郧半m然看病的人多一些,但國家沒有補貼,只能靠看病收入,現在雖然出去務工的人多了,病人少了,但一年有兩萬元左右的補貼,年收入在三四萬元?!?br />
雖然補貼一年比一年多,但謝金華醫生表示畢竟還是很有限的,希望收入還能夠再多一些,“不用多很多,能夠用就行了?!?br />
提高醫生收入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目前人社部發布的《關于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決定在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為醫務人員漲薪帶來了一線曙光。但對于這個指導意見,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恒鵬對《醫學界》表示,對于這份意見,他沒有看出什么新內容。
作為最基層的村醫的待遇問題,也一直是一個痛點問題。隨著近幾年國家更為重視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的建設,村醫也在承擔更多基本公共衛生職責。謝金華醫生就向《醫學界》反應,他們所承擔的公共衛生的工作太過于繁瑣,而由于農村外出務工人口多,很多工作都很難開展落實。
去年全國兩會上,北大醫院心內科主任霍勇教授曾接受《醫學界》采訪。他的提案是《將早期血脂篩查和管理納入我國慢性病防止規劃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于這個提案能否落實,他表示取決于基層醫生,但現在基層醫生確實很難做。
霍勇教授曾走訪過整個北京懷柔地區,據他所見,那里的村醫一個月只有1200塊錢,靠這些錢養家肯定不夠,所以只能開辟第二副業,甚至有些村醫的本職工作反而成為了副業,但對此霍勇教授表示,基層醫生也是沒辦法。
對于自己貼出的那份告示,謝金華告訴《醫學界》:“我和我的家人保證按照告示中說的去做,并且堅持到底。”
《醫學界》也呼吁,讓醫生獲得體面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不應遺忘基層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