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護士,每天會不停的講話:和病人溝通、和同事溝通、和醫生溝通等等。很好的溝通技巧對提高工作效率、改善醫患關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1. Communication Skills 掌握溝通技巧
作為一名護士,每天會不停的講話:和病人溝通、和同事溝通、和醫生溝通等等。很好的溝通技巧對提高工作效率、改善醫患關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2. Emotional Stability 保持情緒上的穩定
護士的工作壓力是很大的,壓力可能來源于病人的不友好的態度,來源于身體的疲憊,來源于上司或醫生的指責等等。面對這些壓力,如何保持情緒上的穩定,正面積極的對待每一個病人,是優秀的護士應具備的。(尤其是對ICU的護士,這種情緒上的穩定非常重要。)
3. Empathy 有同情心
作為一名好的護士, 并不是要求天天和病人一起哭、一起痛苦。但是能體會到病人的心情和感受,這種能力非常重要。
4. Flexibility 保持靈活
在工作中保持靈活,比如說:周末加班、被分配給難搞的病人、被要求做額外的事情等等。
5. Good Attention to Detail 對細節的觀察
醫生每天查房時間可能只有十分鐘左右,多數時間同病人在一起的是護士。所以護士對很多細節的觀察對治療非常有幫助。
護士們:我們的工作不只是發藥片。醫生們:也應該尊重護士,因為他們是你們的好幫手。
6. Interpersonal Skills 人際交往的能力
護士從事的是每天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人際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和病人、家屬如何打交道;和醫生及同事如何打交道。總之,一個優秀的護士,應該是一個“Team Player”. 和其他的醫護人員是互相協作的關系。好的護士應該有團隊的概念。
7. Physical Endurance 體力上要有耐受力
前幾天,協和醫院急診的護士用側步器測過了,每天大概兩萬步。在美國也差不多,其實在美國護士的工作并不輕松。有時候,做醫院的快速應急護士(Rapid Response Nurse)更要有很好的體力,需要護士迅速跑到現場。
8. Problem Solving Skills 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美國,我們經常說要有Critical thinking 的能力。所以作為護士,并非只是發發藥片,醫生讓做什么做什么。對病人的病情的了解,觀察以及時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非常重要。***的思考能力,可以幫助醫生發現很多醫生所忽略的事情。
在美國的護士,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對自己的病人做全身體檢,并完成體檢報告。一次在體檢中,護士發現病人身上有個菜花狀的結節(和入院診斷無關),提醒主管醫生,后經病理檢查,證實是皮膚癌。
9. Quick Response 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
有很多時候,當病人出現緊急情況時, 醫生并不在場。這時需要護士有非常敏銳的判斷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次在ICU,成型術后的病人突然一條小的動脈破裂,大出血,作為在場的護士,在傳呼主刀醫生的同時,我們應該知道要怎么辦,如何止血,保持血壓等等,直到主刀醫生趕到,送病人重回手術臺。 病人突然心臟停跳,護士應該立刻開始搶救,開始CPR,沒有時間等醫生趕到場。
10.Respect 尊重病人
尊重每個病人,不管他是什么血統、人種、文化、宗教信仰、性取向等等,尊重他們的意志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