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JAMA 內科學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隨著工作時間的持續,醫生逐漸疲勞,相比上班早些時候,每日工作后期較之前,有超出 25% 的可能性開具非必要抗生素處方。
波士頓布里格姆婦女醫院全科醫學與初級保健科 Linder 醫生表示,這一觀察結果也是合情合理。醫生如你我都是凡人,每天隨著工作時間的流逝,也會逐漸疲勞,這就使得面臨狀況時會做出看起來非最佳的決定。醫患雙方都應注意到存在著“決策疲勞”這么一種現象。
過去有研究發現,當人在接連做出了大量決定并深感疲憊之后,接下來傾向于選擇最簡單或最安全的決定應對狀況。例如,法官在工作當天晚些時候,更可能做出拒絕假釋的決定。
為了驗證醫生群體中是否存在相同的行為模式,研究人員調研了 2011-2012 年間因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就診基層醫院的病例信息,比較了電子醫療記錄和計費數據。
研究人員指出,依照指南規定,一些呼吸系統感染疾病如耳部感染、鼻竇炎、肺炎或膿毒性咽喉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而其他由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如急性支氣管炎、流感,則不應使用抗生素治療。
電子醫療記錄顯示,21867 例因呼吸道感染就診基層醫院門診的患者中,有 44% 患者應用了抗生素治療。
研究人員將工作日每天接診時間分為“兩班”,即上午 8 點到中午和下午 1 點到 5 點。門診的很多醫生每天僅工作一個班次。隨著每個班次工作時間的持續,一些依據診斷應該應用抗生素和不應該應用抗生素的數量有所上升。
總體而言,每個班次工作時間中的第 4 個小時與第 1 個小時相比,醫生更易開具抗生素處方的可能性超過 26%.醫生對某些不應使用抗生素的疾病開具處方,該行為有 30% 發生在下午 1 點,將近 35% 出現在下午 4 點。
Linder 表示,抗生素處方與醫生給患者做出的診斷并不完全相符,這種 25%-26%的非必要處方可能性原本應是接近于零的。
葡萄牙阿維羅大學細胞生物學中心研究員 Rodrigues 認為,該行為具有潛在危險性。該研究果反映了抗生素處方過程的復雜性,該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到涉及醫學、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的問題,還要兼顧到醫療衛生專業、當局、普通民眾各個層次要求。這無疑就增加了應對這一公共衛生問題的復雜性和難度。
Rodrigues 表示,我們要務必謹記,抗生素濫用是耐藥菌比例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耐藥菌則是威脅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重大隱患。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 Crine 也是處方行為研究領域的一名學者,她認為這種非必要處方的行為還存在其他負面影響??股赜懈弊饔茫赡軐е禄颊叱霈F比其原本疾病更嚴重的不良反應癥狀。此外,當患者在本次就醫經歷中獲得了非必要抗生素處方,那么將來他們往往會因相似病癥索要抗生素,因為他們相信抗生素是必需的。
Linder 表示,如果有可能的話,患者可以嘗試安排就診時間定在早晨或下午早些時候。而醫療系統本身也有解決這一問題的改善空間,如適當休息、減少接診量或計算機輔助決策等。他個人比較贊成計算機決策支持,當醫生做出與指南相違背的決定時,可以自動提醒醫生調整決策意見。
Linder 強調道,決策疲勞不只是會影響到抗生素處方問題,同樣的行為模式還可能影響到醫生其他決策行為。這里向患者傳遞的訊息是,要明白醫生也是普通人,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有急性支氣管炎和感冒,那么要清楚的一點是,抗生素可能不大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