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生活期間,因為老公身體的原因,讓我和東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有了親密接觸的機會。親身感受了日本的醫療服務和醫療福利。那么多年過去了,至今還印象深刻地記憶在我的腦海里,令人難以忘懷。
老公發病的那天,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打電話叫救護車。兩、三分鐘后救護車就來到了家門口,醫護人員把老公抬上了救護車。在車上醫護人員首先用各種儀器對老公進行了監測,然后問我準備送哪一家醫院?我說:“請把我老公送到東京最好的醫院。”他們說:“好的,那就去東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吧。”
30分鐘后,我們來到了地處東京新宿的醫院門口。
已經有醫護人員等在門口了,車上的醫生已經把一路監測的數據紙交給了他們。很快醫院的醫生就開始給老公診療了,并告訴我說:“很嚴重,必須住院,如果回家會很危險。”
我去辦住院手續的時候,才突然感覺到忐忑不安起來,我不知道積攢的錢夠不夠給老公看病?如果不夠怎么辦?但又一想,能進這世界一流的醫院,已經是我們的運氣了!不想這么多了,相信一定有辦法的。“船到橋頭自會直”,現在看病要緊。我按規定先付了5萬元日幣的押金,老公就順利如愿地住進醫院了。
一進病房,大瓶的人體血漿和白蛋白就給老公掛上了。醫生讓我去辦公室把我老公的病情告訴了我,怕我不理解,又在黑板上畫了圖,仔細地分析了病情。并告訴我負責他的有三名醫生(其中一名正教授,一名副教授,另一名是醫員),讓我放心把病人交給他們,并說:請回去休息吧!
住有上千病人的大醫院,一連幾天我竟然沒有碰到病人的家屬。在病房里醫生看到我,很吃驚地問我:“是不是不放心我們醫生的治療,你才每天來啊?”我說:“不是這樣的,是我一天不見到老公,就覺得心理空落落,很不踏實。老公也是一樣。”
醫生聽了我的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原來你們中國人的夫妻感情是這樣的啊!
病人的生活起居都是由護士負責的。在護士站邊上擺著很大的蒸氣箱,里面有蒸得熱騰騰的趕緊浴巾、毛巾。護士會每天按時地,在托盤里放著的大大小小的熱毛巾來幫病人擦臉擦身,換衣,還包括理發和剪指甲。有一天,我看著護士過來,我就跟她說:“以后如果我在的話,就讓我為老公做吧!”她說:“這樣可以嗎?”我說:“當然可以,沒關系!你忙你的吧!”她點頭哈腰謝個不停。
每個病人病床的前方一側,會有一個小電視機,為了不影響他人,都是戴耳麥來收視的。
老公在醫院住了6個月,只是在雙休日和節假日里看見少數的家屬在會客室和病人見面聊天。剛開始也覺得對日本人的人際情感不太理解,但時間久了,覺得在醫院,醫生和護士都那么認真地在各盡其責,家屬確實沒有什么不放心和可以干的事,親朋好友間的問候聯系通過其他方式就解決了。否則反而會對醫生護士的工作帶來不必要的干擾。
通過老公的生病住院,才讓我對日本的醫療服務和福利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本來擔心的醫療費,竟然沒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讓我覺得非常意外。
住院期間醫生告訴我,東京都有上百種疾病屬于目前還沒有辦法治愈的,所以只要在這些認定的疾病之內發生的治療、住院、手術等一切費用都由國庫支付。醫生還在我們出院時給了我們一張“醫療通行證”,告訴我老公以后他不管在東京哪個醫院就診,只要出示這張證,就會給予免費治療。
出院結賬時,連6個月住院期間的伙食費都由國家支付。押金原封不動的又退還給了我。老公病了后,在東京不工作又休養了2年,每月還能從保障局拿到相等于工資的60% 的生活費,基本生活還是沒受到影響。
老公的病,對家庭而言雖然是不幸的 ,但能享受到日本國民同等醫療和福利待遇,卻是不幸中的萬幸。感恩之情,永難忘懷。
日本的普通百姓其實生活也不是很富裕,有積蓄的也不多。只是在于他們不要為以后的事擔心,有健全的醫療服務體系和醫療養老福利提供保障 .中國老百姓的存款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原因還是生活存有后顧之憂。想防備著將來老了健康、養老等諸多問題。要解決這些后顧之憂,也許是全國老百姓最大的期盼和夢想。好在新一屆**領導提出了**就是人民的夢,相信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下,美麗家園的美好未來一定能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