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完成的魚類全基因組精細圖譜,也是國際首個比目魚基因組——半滑舌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日前在國際著名學術雜志《自然-遺傳學》發表。這也是我國漁業領域在此雜志上發表的首篇論文。
由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主導,聯合深圳華大基因、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和新加坡**大學等單位共同研究完成的這一成果,為揭示半滑舌鰨性染色體起源、性別決定機制和比目魚底棲適應機制提供了寶貴的基因資源,同時助力半滑舌鰨性別控制和遺傳改良,為分子育種技術建立和良種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礎。
半滑舌鰨是中國特有的名貴經濟海水魚類,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大 2-4 倍,是目前發現的雌雄生長差異最大的魚類之一。在水產養殖中,半滑舌鰨雄性個體小、生長慢,且比例高,影響了商品魚質量,降低了養殖產量,限制了苗種推廣及養殖產業的發展。而通過繪制半滑舌鰨的全基因組圖譜,建立半滑舌鰨魚類性別鑒定的微衛星標記技術,鑒定準確率達100%,攻克了難以鑒定半滑舌鰨ZW雌魚和WW超雌魚的技術難關。據陳松林介紹,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半滑舌鰨高生理雌性苗種制種技術,將半滑舌鰨養殖苗種的生理雌魚比例提高了 20% 以上,從而將養殖產量提高 20% 左右,為半滑舌鰨養殖產業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
陳松林表示,半滑舌鰨基因組圖譜是世界上首個測序完成的比目魚基因組圖譜,標志著鲆鰈魚類養殖研究進入基因組時代。該圖譜不僅對于解析鲆鰈魚類性別決定、生長、生殖發育、免疫抗病、變態、生態適應等重要性狀的分子機制具有重要意義,而且為其他脊椎動物性染色體進化和性別決定機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寶貴的遺傳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