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醫師協會昨舉行“做人文醫師,促和諧醫患”論壇
“南海紅會醫院將活嬰當死嬰事件”、“東莞娃輸液突亡后遭醫生撕毀病歷”、“汕頭孕婦保胎,護士卻錯發墮胎藥”一個月內,廣東發生了三宗令人費解的醫患糾紛,醫療界廣泛關注事件之余,也引發關于醫德的思考。
論壇上,鐘南山大夫對進來發生的幾起醫務工作者醫德喪失的事件進行了嚴厲的譴責。
昨日廣東省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工作委員會舉行“做人文醫師,促和諧醫患”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與會并點評道:“醫患關系差是人文醫學缺失”,并認為醫生在人文醫學方面應加緊補課。
假如患者是某領導,醫生還會這么對待嗎
醫療責任事故近期在廣東“烽煙四起”,鐘南山院士對此極為關注。
鐘院士表示,世界各地醫生廣受患者尊重,然而廣東的這多起醫患糾紛,則導致醫生形象遭到“抹黑”:“這個事情震驚全國,讓輿論界、法律界、政治界以及公眾怎么看待醫生群體?假如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外來工,而是某某領導,或者是一個有錢企業家,醫生還會這么對待嗎?值得大家思考。”
公益性投入做得不夠,醫療資源分配不公
醫患之間為何鬧到這種地步?鐘院士分析表示,制度問題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國對醫療行業的公益性投入做得不夠導致醫療“市場化”,加上醫療公平難以體現,引起醫學界不重視對醫生的人文教育。
“盡管今年中國**在醫療公益性投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遠遠不夠。2009年全國衛生巾費,**投入比例占27.5%,病人占37.5%。估計到2014年全國醫療經費會提高,**提高到30%,老百姓付出的比例會降到30%左右。
公益性不夠的話,導致醫院的市場導向不正確,讓醫院認為收入越多越好,這會導致很多問題。
因此,鐘院士認為,進一步推進醫療資源公平、還醫院公益性,才能緩和醫患關系。
鐘南山從業感想
●談從醫
醫患應該站在一邊,另一邊應該是疾病
”錄音門事件我常常有體會,有30%的病人來找我看病,都用相機來拍照??赡芩麄兿肱膫€照留念吧,但我也知道有人的背包里放了錄音筆。
他表示理解病人的心情,更希望患者錄像錄音,錄了反而更好幫助他們記清楚病情及醫囑。因此他認為,醫患關系的提升空間很大,并大比方說明:“醫生跟患者不是對立的,我們(醫患)應該站在一起,另一邊的應該是疾病,醫生與患者共同對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