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是人類一大健康***。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心臟掃描新技術,利用放射性示蹤劑和高清圖像檢測心血管中的脂肪斑塊,從而盡早發現可引發心梗的高風險因素。
英國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11日在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網站上報告說,他們發現心臟動脈中的脂肪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是造成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如能盡早發現這些斑塊,就有助于預防心梗發作。在新研究中,科研人員將兩種放射性示蹤劑注入一些心臟病患者的血液,然后利用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顯示其心血管內脂肪斑塊的高清圖像,以此判斷患者發生心梗的風險。
這一新技術可準確發現心血管內的脂肪斑塊并判斷其破裂風險。據報告,該試驗共有40名心臟病患者參與,用這一新技術判斷心梗的準確率高達約93%。研究者認為,還有必要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以證實其有效性。
雖然并非所有脂肪斑塊都會引發心肌梗塞,但盡早發現這些斑塊并找出其中破裂風險較高者,有助于醫生判斷患者的心梗風險,從而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領導這項研究的愛丁堡大學心臟病專家馬克·德維克說。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