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活在偏遠地區的農民和其他一些特殊群體(如犯人)接受到專科醫療服務的機會是相對較少的,而恰恰有一些疾病(如丙肝)是需要在專科醫院的嚴格治療和管理之下治療的,因此專科醫療服務中的不平等就成了美國醫療服務行業的一大弊病。如何消除這樣的不平等,也成了美國**頭疼的問題。既然增加財政投入以擴大專科醫院的服務這條路子走不通,那么只有利用現有的條件來解決了。
目前美國的社區醫生在專科疾病治療中只是起到轉診的作用,有人提出要讓社區醫生也來參與偏遠地區專科疾病的治療,可問題是有超過1/2的社區醫生沒有接受過專科醫療的培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Arora博士和他的同事們提出了ECHO(Extension for Community Healthcare Outcomes,社區醫療成果擴展)系統,該系統利用視頻通話技術,把專科醫院的專科醫生與社區醫生聯系在一起,由專家遠程培訓和指導社區醫生,社區醫生定期給專科醫生匯報病情發展,共同制定患者治療方案。這樣一個系統看起來確實不錯,遠程的視頻通信技術讓那些遠在農村的患者也能享受到專科醫生的服務,那么它具體實施的效果如何呢?
該系統首先應用于新墨西哥州的丙肝治療。他們以新墨西哥州大學醫學院的丙肝治療中心為專科指導中心,以21個分布于農村和監獄的社區醫院作為指導對象,最終篩選出407名患有丙肝且從未接受過治療的患者,其中146名接受了該中心的專科治療(專科治療組),261名接受了ECHO系統社區醫院的治療(社區治療組)。通過前瞻性隊列對照研究,歷時5年,統計出專科治療組的治愈率為57.5%,社區醫院治療組治愈率為58.2%,兩組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另外,兩組之間的治療風險也無統計學差異。最終該研究認為,ECHO治療方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廣。看來ECHO就是那個傳說中的神馬。
這項研究讓我們看到了ECHO系統在保證民眾平等接受專科治療上的前景。然而在ECHO建立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尚待解決:一方面,建立ECHO視頻通話的設備和技術保障尚需**相關機構的支持和投入;另一方面,如何來保證專科醫生積極參與這一遠程培訓?仍需要完善合理的激勵體制。
中國的社區醫院目前尚未成熟,而民眾獲取專科醫療的平等性也遠不能保證,若能將ECHO系統的方法和經驗加以借鑒,或許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眾所周知的“看病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