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扎針再起** 醫患雙方各執一詞
2017-02-13 18:32
閱讀:1569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因“扎針”引發的醫患**并不鮮見,我網站也曾多次報道。近日,這樣的事情又發生了,而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名深圳女子發帖質疑深圳某醫院醫務人員操作不熟練,科室主任“動手”,但醫院方面卻稱保留追究患者有關違法行為責任的權利。醫患雙方對此怎么說?
因“扎針”引發的醫患**并不鮮見,我網站也曾多次報道。近日,這樣的事情又發生了,而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名深圳女子發帖質疑深圳某醫院醫務人員操作不熟練,科室主任“動手”,但醫院方面卻稱保留追究患者有關違法行為責任的權利。醫患雙方對此怎么說?
患者說法
當事人王**介紹,其住在寶安,因為咳嗽等癥狀,1月份就曾到家附近的深圳某醫院就診檢查,后咳嗽癥狀一直未好轉。2月7日,她又到醫院就診。根據門診病歷,王**3周前出現咳嗽胸悶癥狀,服用過藥物但效果欠佳,在該醫院進行了體格、血常規、一氧化碳呼氣試驗等檢查,被初步診斷為“支氣管擴張”,門診病歷上的處理意見是住院,完善相關檢查、給予止咳化痰治療及后續治療等。
7日,王**即住院治療,其稱,起初抽血及注射時需要扎針,因為護士不熟練,過程中自己總共被扎了“7針”,手背上還出現了淤青,2月8日進行了“電子支氣管鏡”檢查,電子鏡需由鼻孔進入氣管“取圖”(即拍照),是個小手術,該手術過程中有兩名醫生在場,但負責主要操作的醫生在操作時,有多處不熟練的表現:手術醫生完全不懂儀器操作,手術開始后半小時仍沒找到取片按鈕,本應取圖4次,實際取圖20幾次,造成患者氣管及肺部內部創傷。
網帖中還寫道:肺部纖維鏡檢查,檢查儀器未消毒,病人吸入麻藥半小時后,醫生才發現儀器需要消毒;麻藥失效后才開始做手術,無麻醉情況下強行插管,導致患者左鼻出血。
王**發布了網帖,除了提到上述內容,還稱該醫院呼吸科李主任也說了手術中主要操作的醫生不熟練。王**提供了一段其與該醫生的對話錄音,錄音中,醫院方人員稱主要操作的醫生給其他患者也做過電子鏡手術,王**則質疑為何做過卻不熟悉儀器操作,對方則稱,“不如榮醫生(當時在場的另一名醫生)熟悉……機器各個地方不一樣……知道,但是不熟練……就是因為不熟悉,所以榮醫生在……”
王**還稱,在與醫院醫務科張主任協商時,對方提出解決方案,“讓扎錯針的護士”給其“扎七針”,但其“不敢扎”。錄音中,對話之初,該醫生向王**解釋,“(扎針時)護士比較緊張……你看手抖了,我(是)主任,當初也是這樣過來的……”對話中間段,王**提出了賠償要求,該醫生表示賠償“要拿出確實可靠的證據……你可以去醫療鑒定……”
錄音對話末段,就如何解決問題,雙方未達成一致,該醫生稱“給我扎7下,我賠你行不行,被扎淤青,我寧愿跟你一塊受罪……”王**在對話中則稱“可以”,“就叫三個護士每人扎一下……”不過,王**表示,后續該醫生并沒真的被扎針。
王**表示,8日下午5時前后,自己準備離開醫院時遭到保安阻攔,當時另外一名穿便服的院方工作人還說了要打自己的話。9日上午,該工作人員回應稱,未動手**,其出示了兩段現場視頻,顯示當時王**曾對其罵臟話,并推了其兩下,踢了兩腳。
醫院回應
一、醫院方:患者拒付住院費用并提兩萬賠償 曾毆打謾罵調解員
就事情經過,醫院回應稱:
2月7日上午,患者王**因咳嗽1月余,以“支氣管擴張并感染”診斷入院接受治療,醫生給予抗感染治療。
2月8日,醫生給患者王**進行支氣管鏡檢查,了解肺部疾病情況,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上午11時,患者家屬撥打醫院醫患關系辦公室電話,投訴支氣管鏡檢查時,操作醫師動作不嫻熟等問題,立即安排人員前往病房了解情況。
下午15時,患者及家屬前往醫患關系辦公室調解,針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要求,醫院建議通過合法途徑解決,但患者及家屬拒絕司法鑒定及訴訟等程序,拒絕支付住院期間產生的費用,并提出經濟賠償兩萬元。
下午17時許,患者在病區謾罵醫院醫護人員,醫院當即報警,后患者及家屬自行離開病房,醫院調解人員了解到民警已經到達醫院的情況后,在醫院門口將其車攔下等待民警協調,患者不聽調解人員勸阻,并下車毆打、謾罵醫院兩名調解員,有視頻圖像為證。
二、患者質疑被扎針七次 院方:靜脈采血兩次穿刺不成功后更換護士
就患者提出的“采血護士不會扎針,連扎七針”的問題,醫院表示,住院患者在入院后,一般先行抽血檢查,患者穿刺七針,主要是靜脈采血檢查3針,患者入院后(2月7日)上午9:40左右,責任護士靜脈采血兩次穿刺不成功,按照醫院有關管理規定,立即更換護士采血并一次穿刺成功。
另外,第一次靜脈藥療輸液3針,患者入院當天11:30左右,因其血管細、短等因素,護士兩次穿刺留置針不成功后,改為一次性靜脈輸液針并一次穿刺成功;第二次靜脈藥療輸液1針,入院當晚23:00左右,護士執行每12小時一次抗菌藥物醫囑,一次靜脈穿刺成功。
三、患者質疑醫生鏡檢操作不熟悉 院方:主治醫生為高年資 鏡檢在主任醫師指導下進行
醫院表示,該患者入院后,為進一步了解肺部的情況,在患者簽字知情同意的基礎上,醫院為患者進行了支氣管鏡檢查。患者到達醫院內鏡中心后,醫生給患者進行常規準備,因醫院支氣管鏡消毒周轉,患者等待了20分鐘左右,不存在檢查儀器未消毒就為患者使用的情況。
患者支氣管鏡檢查由呼吸科榮姓主任醫師及王姓主治醫師共同完成,整個鏡檢過程順利,用時約20分鐘左右,未發生任何并發癥。此次鏡檢操作均在榮姓主任醫師現場指導下進行,且關鍵操作環節均由榮主任醫師親自完成。王姓主治醫生是具有博士學歷的高年資主治醫師,于2016年10月通過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審議獲得呼吸內鏡操作授權。
四、患者質疑一科室主任“動手” 院方:自始至終未動手 保留追究患者違法行為責任權利
醫院表示,患者在病房大聲謾罵醫院醫護人員,甚至在院內毆打醫院工作人員(有視頻錄像為證),相關人員一直耐心引導患者自覺維護醫療秩序,通過合法途徑**,對患者大聲謾罵和推搡行為,進行了極大的容忍,自始至終未對患者言語不遜,更沒有動患者一個手指頭。
醫院表示,對患者在醫院就診過程中因醫患溝通不充分造成的不愉快就醫體驗表示誠摯的歉意,目前,民警已來調取了相關視頻資料,醫院保留追究患者有關違法行為責任的權利。
具體的手術操作有何問題,小編也無法下定論。希望醫患雙方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還原事件真相。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