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國人棄如敝履 老外日益重視
2017-02-13 18:30
閱讀:1483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在我國,針灸雖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但因為價格低廉,醫生缺乏使用的積極性,導致國內針灸日漸衰微。但在國外,中醫針灸因以其無可替代的作用,逐漸贏得了西方主流醫學的認可,可謂是“墻內開花墻外香”。并且,針灸在國外的受歡迎程度遠超國人想象。
在我國,針灸雖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但因為價格低廉,醫生缺乏使用的積極性,導致國內針灸日漸衰微。但在國外,中醫針灸因以其無可替代的作用,逐漸贏得了西方主流醫學的認可,可謂是“墻內開花墻外香”。并且,針灸在國外的受歡迎程度遠超國人想象。
中國醫生見證外國人張開雙臂擁抱針灸
一位中國醫生去美國某著名醫院進修,偶然參加了一場外科醫生的學術沙龍。但令他震驚的是,沙龍的主題竟然是如何運用針灸緩解術后病人疼痛。而這樣的討論,在中國醫院都極為罕見。
據報道,目前美國的多種疾病的治療指南均推薦使用針灸,甚至連綜合醫院的急診也引入針灸。實踐證明,針灸可以降低患者對成癮性鎮痛藥物的依賴,減少因過量使用鎮痛藥導致的死亡。中醫針灸用其無可替代的作用,贏得了西方主流醫學的認可。
然而,當外國人張開雙臂擁抱針灸時,中國人卻棄之如敝屣。不僅多數西醫院不會考慮針灸鎮痛。即便是在中醫院,針灸也被“邊緣化”,人才流失青黃不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針灸價格低廉,醫生缺乏使用的積極性。以北京三甲醫院為例,做一次針灸的價格僅為4元,這點錢連買針都不夠,更談不上支付人力成本了。為了彌補虧損,醫生在扎針灸的同時,往往會給患者“搭售”電針、理療等項目,從而變相提高針灸收費。即便如此,收費也不會超過百元。
在美國,醫生是否使用針灸,主要考慮患者能否受益,因為醫生的收入與經濟效益無關。在不合理的價格體系的推波助瀾下,針灸的命運日漸衰微。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