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個要好的朋友跑到醫院來咨詢我關于報考醫學院校的相關事項,才突然警醒,又是一年志愿填報季,今年,又有哪些懷揣夢想的莘莘學子們會踏進醫學院校的門檻呢?
如果您或者您家的孩子要報考醫學,下面這些,請仔細閱讀,我權將它們當做是報考醫學院校的入門必讀吧!
1.請了解這個職業
如果要報考醫學院,你自己先要問自己一個問題——你了解過醫生這個職業嗎?醫生,我經常將其比作是“醫治疾病的一生”的簡稱,如果你看《青年醫生》等偶像劇看多了而選擇成為醫生,那么文章讀到此的孩子們沒有必要繼續讀下去了!關閉頁面,回去多咨詢一下你身邊的醫生叔叔和阿姨,或者干脆到醫院體驗一番,莫被電視劇的表象所吸引而讓自己遺憾。
我們要問的是,報考醫學院校之前——你了解過這個職業嗎?你愛你所選擇的這個職業嗎?我的建議是,最好親自到醫院去體驗一番,了解一下醫生工作的場所和日常狀態,或許可以給你醫生更為真實的概念!
2.大學本科五年,你準備好了嗎?
學習周期長于其他專業,這個本不應該是學不學醫的最終理由,但醫學相關專業是所有專業中學制最長的一個專業!如果你期待和你高中同學一起畢業,那么請收回你填報醫學的志愿。醫學專業學制五年——本科,這意味著別人畢業參加工作后的一年中,你還在參加最后的畢業考試!
學習周期長,你準備好了嗎?
3.大學畢業就能當醫生?你錯了!
多數人認為學習本科五年畢業之后就是醫生了,這個觀念肯定是錯誤的,在沒有拿到醫師執業證書之前,你肯定不是醫生!而且從2014年2月13日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就標志著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正式啟動,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所有的醫學本科畢業生,在大學畢業的那一刻起,都要到國家規定的培訓基地進行三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所以,規范化培訓三年之后,你才可以到相關醫院參加工作!
4.醫生真的只是單純的腦力勞動嗎?
醫生確實是一個腦力勞動者,這一點我無需闡述;但是醫生真的只是一個單純的腦力勞動者嗎?不知道有沒有相關爭議,個人對此持否定態度。醫生的體力勞動強度,絕不亞于某些重體力行業,比如背負幾十斤鉛衣工作的介入醫生等等,體力是這些專業必備技能。當然描述重體力勞動的目的不是勸阻學弟學妹們不去報考醫學院校,是告訴各位孩子們,如果單純的認為醫生只是腦力勞動者可以到此為止!
5.醫患關系可能需要你仔細思考!
醫患關系的問題本不想提出來,但是每次一想到一生中都在和這個問題打交道,每次都成為我和將要學醫的學子們交談的核心所在。在當前的形勢下,某些醫患不和諧的新聞屢見報端,不需要筆者過多描述,所有關心醫療行業的學子和家長都或多或少的關心過此事!不再過多闡釋,如果你有信心處理好這些關系,或者是你有能力面對醫患關系中的不和諧一面,你就可以安心報考醫學專業了。
6.不要幻想你的收入都是紅包!
前來咨詢我的家長們,諸多都是被醫療行業的良好薪資水平所吸引,如果你幻想你的收入是花不完的紅包,筆者再次勸阻你到此為止。目前的醫院薪資沒有幾家和勞動量無關,總是幻想不收病人,不看病又拿高薪的醫生鳳毛麟角,而至于以后醫改會給醫生收入增加到多少,我的回答是,應該是會更高,但是如果僅僅是沖著醫生的高工資來的,截止到目前,或者說相對的一段時間內,這個愿望很難實現。國內的醫療行業是個中等收入的群體,如果沖著較高收入來,可能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了。
7.即使經過磨礪成為了合格的醫生,你想好了承受來自疾病的壓力了嗎?
醫生必須要面對的是死亡,必須要面對的國內現實是看病難,想當初畢業時筆者也是懷揣夢想想著到醫療陣線干出一番事業,而面對疾病到來時給醫生、患者、家屬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仍時不時感慨自己的懦弱!沒有想好承受來自疾病的壓力,即使你成功的成為了一名合格醫生,距離你改行也不遠了!
8,學醫也有N種好處
既然是要報考醫學院校,肯定是有一種理由足以讓你對“醫”傾心;作為治病救人的行當,在社會的整體形勢中,醫生的社會地位相對還是比較高,醫生多有不錯的朋友圈,也有不錯的人脈和社會認知度;且神圣的醫學可以給予醫生更多精神上的食糧,“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工作性質可以讓人得到成就感的同時,得到精神上馬斯洛的最高需求;且具備醫學常識的你,可能成為你家中的主心骨,有病不慌張,有病不會亂投醫的情況更是會吸引相當多的一部分人……可能還有其他好處,都可能成為你學醫的理由,當下看病難也正是優秀醫生稀缺的良好體現,所以有志成為醫生的你可能會很搶手哦!
以上觀點,或多或少的加了筆者自己的情感,或許有些偏頗,但還是可以幫到大家對醫生職業有更真實的認識!至于學醫與否,還要你自己拿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