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網上出現了一些患者可以對醫生發布評價的網站。當然,在贊譽之詞占絕大多數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負面的評價。下面是國內某醫療網站上的一則對某醫生的網絡批評:
“提前一周預約,1分鐘就看完了,給他看檢查單、化驗單,根本不看,直接問你,做手術就開檢查單,我的診斷未完,到底是什么病,還不知道,就喊別人了,態度太差。開了一樣藥,又貴副作用又大。跑老遠來,落空而回。”如果你是當事的醫生,看到這個會有什么感受?會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
其實,在美國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而美國醫學界是把如何正確地對待和處理網絡批評(online criticism)當作職業化(professionalism)培訓的一部分來進行的。下面,我們介紹一下美國醫療界推薦的應對網絡批評的三個竅門。希望能給國內的醫生同行們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正確對待
美國醫療界認為,患者之所以在網絡上對醫生進行批評,是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夠發出自己聲音的方式。醫生在看到對于自己的***的時候,要端正態度,正確對待。還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引起了患者的誤解,甚至給患者帶來了傷害。比如上面那個例子,我們并不了解事件的真實情況,不能妄加猜測。但是,當事醫生看到了這樣的評論以后,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給患者解釋清楚?是不是因為當天門診患者實在太多了,確實沒有辦法在每個患者身上花太多的時間?
不要在網絡上回應
其實不單單是醫生,任何一個人如果看到網絡上有人對自己批評和指責,可能本能的反應就是立即在網絡上作出回應。然而,美國醫療界是反對這種做法的。美國醫療界認為,醫生因為網絡批評,在網絡上和患者爭論不休,是不會產生任何有意義的結果的。相反地,醫生應該在網絡上留言感謝患者的批評和指正,要求患者直接給醫生辦公室***。你們可以通過電話,甚至當面來解決雙方的分歧和誤解。這種做法,比在網絡上你來我往地發布帖子甚至罵戰,要有效和文明得多。如果患者覺得誤會消除了或者自己的意見得到了足夠的重視,也會刪除自己之前發布的***。
請勿**
美國醫療界強烈反對醫生因為網絡上面的***,而**網站或者患者的做法。 一方面,這種類型的法律訴訟很難獲勝;另一方面,這種罕見的訴訟很容易成為新聞頭條,而引起更多的人關注該***。其實很容易理解,本來某患者發布的網絡批評,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看到。而這件事一旦變成新聞熱點,可能全國大部分的人都會看到。所以,美國醫療界建議無論如何,不要因為網絡批評而提起法律訴訟。
綜上所述,“醫道”介紹了美國醫療界應對網絡批評的三個建議,希望對于中國的醫生同行們有所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