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段簡短的視頻引起廣泛關注:陜西榆林市某醫院的一位大夫對前來辦理業務的患者態度粗暴,不僅喊著“你愛辦不辦”“不辦了,你愛去哪兒投訴就去哪兒投訴”等一些不講理的話,同時其拍桌子、踹凳子等行為也讓大家看在眼里。視頻在網上發布后,院方迅速作出處理決定,對涉事的病理科主任王某停職檢查,全院通報批評。事實果真如此嗎?
到醫院退押金 視頻顯示醫生態度暴躁
12月28日,一段長1分32秒的視頻在微博中流傳開來,視頻內容顯示,拍攝者找到榆林市北方醫院病理科退押金,卻被告知200元的押金只能退150元,當拍攝者詢問為何不全額退款時,一位醫護人員顯得很不耐煩,稱當時交押金的時候已經告知患者要扣除50元,而且該醫護人員態度十分暴躁。
視頻發出后,網友紛紛指責該醫護人員態度惡劣。同時,也有網友對視頻中提到的押金到底該不該全額退產生了疑問。據了解,根據《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中的規定,患者借閱切片時,每張需交押金100元,患者退還切片時醫院退還押金,如損壞丟失則不退還。
主管領導向患者道歉 院方退還50元
前來理論并拍攝視頻的吳先生,是曾在北方醫院就醫的患者吳女士的哥哥。去年12月17日,吳女士被診斷為宮頸癌可疑,隨后吳女士前往西安治療。12月22日,吳先生來到醫院幫其妹妹借了2片病理切片,并交了200元押金。12月26日,吳先生到醫院返還切片時被告知只能退150元,于是便發生了**。
“吳女士借的切片是其腫瘤細胞的醫學存檔,醫院需保存30年,但患者借閱后,切片都需要重新制作,所以雖然沒有規定收費,但很多醫院都會收取一部分費用作為重新制片的費用。”北方醫院病理科一位工作人員稱,此前切片借閱的情況很少,一年也沒有幾次,所以平時也沒人在意這個事。
該名工作人員表示,當天吳先生和另一名男子來醫院退押金時態度也不是很好,網絡上的視頻只是王某吵的時候錄下的,并沒有反應完整情況。該工作人員還透露,其實吳女士去西安進一步治療的醫院還是王某幫忙聯系的。
12月29日中午,榆林市北方醫院發出一份處理通報,通報中稱,醫院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視,并臨時做出決定,對涉事的病理科主任王某進行停職檢查,主管副院長、副書記和王某給患者當面道歉,退還多收的50元。同時,此事的具體情況第一時間向市衛生局進行了匯報。
患者表示接受道歉 不愿再繼續追究
12月30日中午,患者吳女士稱,該事件已經過去,她不想再參與。而此前吳女士接受院方登門道歉時也表示,感謝醫生此前對自己治療的幫助,對此次**不愿繼續追究。
涉事的病理科主任王某事發后已被停職,其電話無法接通。據其同事介紹,王某從事醫療行業已經快30年了,是一名老醫生,事件曝光后對她的打擊很大。
12月30日下午,榆林市北方醫院對此事正式作出處理決定:一、撤銷王某病理科主任職務,并在全院通報批評;二、扣除病理科所有人員一個季度獎金;三、責成主管院長書面檢查。
“就此事而言,王某惡劣的態度和病理科違規收費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對其作出嚴厲的處罰符合相關規定。”榆林市北方醫院紀檢書記吳生玉稱,此事過后,全院還將開展醫德醫風整治工作,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反思
誠然,視頻中的一系列言行出現在一個大夫身上,確實令人有些難以接受。但仔細看過視頻后應該可以發現,這位大夫情緒如此激動應該事出有因,只不過這個“因”沒有在這段視頻中體現出來。視頻中這位大夫幾次說“你那些話是什么意思”之類的話,但這些在視頻中卻沒有交代。這說明該視頻是經過剪輯的缺損版,或本身就不完整,沒有真實再現事件的全貌。
醫生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高興時會有笑臉,悲傷時會流淚,生氣時會失態。任何將其個人情緒的爆發機械地上升到醫德高度的觀點,對大夫個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有時,人與人在交流過程中因為意見不一或是言語不當而引發的爭吵,就像鄰里之間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與醫生和患者的身份并無多大關系。
之所以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故事”會引起廣泛關注,是當下社會上所彌漫的“醫患對立”情緒的延伸。對醫患關系的過度渲染,以及由此引發的對醫生職業態度和素養的廣泛質疑,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醫患之間有了矛盾和爭執,看上去是大夫處于強勢,但在眾多旁觀者的心中,大夫們反倒總會被定位為“理虧”的一方。久而久之,大夫們當然也會采取一些方法來保護自己不被卷入這種漩渦,而他們保護自己的一些做法,又往往被貼上“見死不救”“冷血”“漠視生命”等標簽。因為如此,病人及其家屬在走進醫院、走近大夫們之前,就已經給自己早早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大夫們一個不經意間的舉動就有可能激起患者或家屬心中的忐忑甚至是憤怒,如此往復循環,醫患之間的關系愈發緊張。
其實,如果我們都能換一種平和、理性、寬容的心態來看待醫患關系,也許就會發現,醫院還是救死扶傷的場所,大夫也還是那個挽救生命的白衣天使。只有多方共同努力,醫患關系才能朝著更加和諧的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