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自然》期刊上報告稱,他們繪制出了氣候變化對物種影響的地圖。
研究小組由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美國、德國、西班牙等國的18位科學家組成。他們通過分析1960年至2009年期間海面和陸地溫度數據,并對未來氣候變化進行評估,用地圖方式顯示出未來氣候變化的速度、方向,以及氣候變化對生態多樣性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由于氣候變化仍在持續,動、植物需要適應變化,甚或通過遷移以尋找適宜的氣候。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成果將為保護動、植物提供重要信息。
研究顯示,澳大利亞在經歷氣候變暖。在陸地,已有很多生物開始向更高海拔或更高緯度地區遷移。但也有一些物種無法長距離移動或根本無法移動。而海水的變暖和不斷增強的東澳洋流也在改變著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原本“足跡”最南只達新南威爾士南部海域的長刺海膽如今也出現在塔斯馬尼亞洲附近海域,導致那里的海藻林大面積消失,對當地的巖龍蝦養殖業造成嚴重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面對前所未有的氣候變化、以及已經被過度索取的地球,人們需要迅速采取行動,盡可能地保護地球生物資源在氣候變化中得以幸存。
隨著時代的進步,高齡孕婦隊伍逐漸龐大。順應時代需求, 生育治療技術也在不斷...[詳細]
床旁檢測是包括急救醫學和重癥醫學在內的急診醫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快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