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2009年9月開始實施的公立醫院預約診療取得成效:通過預約就診的患者比例提高,患者排隊等候時間明顯減少,醫院就醫秩序好轉,“倒號”現象得到一定遏制。這是中國衛計委醫療服務監管司司長張宗久今天披露的信息。
他在此間召開的衛計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預約診療、社區轉診預約和優先診治已被衛計委列入醫改監測指標。預計到今年底,社區轉診預約占門診量的20%,本地病人復診預約率達50%,其中口腔科、產前檢查、術后病人普查等復診預約率達到60%。
張宗久透露,北京、浙江等省、市正探索建立面向社會公眾的統一預約掛號服務平臺;江蘇省南京、常州和廣東省深圳、東莞等市籌建區域性統一預約診療服務平臺;廣東省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結合病人隨訪和病案管理,建立預約平臺。各地提供預約服務主要通過電話、短信、網絡以及現場預約等形式。
北京市預約診療服務目前已初具規模。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北京有49家三級醫院就診患者預約比例達26.5%,復診預約比例達51%。其中產科的復診預約比率達95.5%,口腔科復診預約比率達95.3%。全市完成社區轉診預約病人3918人次,成功轉診3913人次,轉診成功率近100%。
他強調,公立醫院預約診療這一措施,不僅可緩解看病難問題,而且得到廣大患者和醫護人員的認可和歡迎。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