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卒中論壇暨2013北京大學腦血管病診斷和治療進展學習班于2013年9月7日-9月8日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學術報告廳隆重召開。論壇主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李小剛教授作題為《急性缺血性卒中靜脈rt-PA溶栓治療的方法和技巧》的報告。報告貼近臨床,實用性強,受到與會醫生的一致歡迎,大家又針對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療相關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現摘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供學習參考。
問:有些患者是晨起起床后發現缺血性卒中的癥狀,對于這部分患者如何準確評估患者發病時間?這些患者應不應該溶栓?
答:這種情況稱之為“wake-up stroke”,即“醒后卒中”.嚴格來說,這樣的患者時間窗的判斷也是要看其最后看起來正常的時間。如果患者晚上十點睡覺,早上六點起床發現卒中癥狀,那么時間窗應為8小時;那么肯定是超過了溶栓時間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進行溶栓是完全可以的;如果其半夜3點起來過一次,那么時間窗應改為3小時。
然而,對于醒后卒中的患者,是可以選擇性進行溶栓治療的。首先,可以采用多模式核磁或CT對患者進行評估,看患者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帶,如果存在半暗帶是可以進行溶栓治療的;如果無法進行CT或核磁灌注成像的情況下,可以對比核磁DWI成像和Flair/T2成像,如果DWI存在高信號,但Flair/T2上并未發現明顯高信號,說明發病時間尚短,可以進行溶栓;另外有一種辦法是根據核磁DWI成像和臨床癥狀進行判斷,如果患者臨床癥狀很重,NIHSS評分很高,但DWI成像顯示只有局灶性病灶,不足以完全解釋患者臨床癥狀的時候,可推測患者存在比較大面積的半暗帶,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可以進行溶栓治療的。如果當地醫院不能行DWI檢查,需盡快將患者轉運至條件更好的上級醫院進行治療。
問:哪些患者容易發生溶栓后出血,患者血壓是否會影響溶栓后出血的發生?
答:在我們臨床實踐過程中確實也發現一些因素影響患者溶栓后出血的發生,首先是血糖偏高的患者容易發生出血轉化;其次是血壓太高的患者,另外還有既往多次發生腦卒中的患者也容易發生溶栓后出血。我們曾經遇到過一例患者入院時血壓很高,將血壓降至180/100mmHg后進行溶栓,溶栓的過程中出現躁動,血壓升高,盡管后來我們使用了降壓藥物使其血壓降至平穩,患者最后也還是出現了出血。因此,血壓的控制對于溶栓患者還是十分重要的。
問:對于NIHSS評分偏低的患者,尤其是小于3分的患者,是否可行溶栓治療?如何評估這種情況下溶栓患者的風險和獲益?如果當患者癥狀輕微時未行溶栓治療,患者后來并且加重,醫生是否要承擔責任?
答:2013年美國AHA/ASA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療指南中指出,快速緩解和小卒中的患者可行溶栓治療。在此之前的指南對于小卒中和快速緩解的卒中患者是不推薦溶栓治療的,但隨著后來發表的證據越來越多,發現38%的這種患者在隨后的病程進展中會加重,并且發現這種患者溶栓出血的風險極低,基本在1%以下。因此,基于此種患者溶栓出血風險低,而其加重的風險極高,因此在臨床上完全可以溶栓。此種患者如果癥狀加重,可能就已經超出溶栓時間窗了,或者盡管還在溶栓時間窗內,但卻存在很高的溶栓出血的風險。因此,我個人主張小卒中的患者早期應該溶栓,阻止病情進展。
問:如何選擇心源性卒中患者溶栓后抗凝藥物,如華法林,低分子肝素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藥等?應用的劑量和時間如何?
答:心源性卒中的患者是可以溶栓的,因為從既往大型的溶栓研究來看各個亞組的患者,包括心源性卒中的患者溶栓都是可以獲益的。對于心源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療后的處理,一般來說,如果心源性卒中患者梗死面積比較大,那么不能馬上用抗凝治療,只能采用抗血小板治療,因其此時抗凝出血風險很大。何時采用抗凝治療,指南沒有明確規定,一般來說需要等到患者癥狀穩定,水腫消失以后再開始規范的華法林抗凝治療。如果患者梗死面積很小,或者溶栓后患者癥狀完全緩解,溶栓24小時以后就可以啟動抗凝的二級預防。此時患者的出血風險較小,及時抗凝治療可以防止心源性栓塞。在早期抗血小板治療時,是否可加用低分子肝素,有些研究是可以的。低分子肝素相對安全,出血風險很小。
問:陳舊性腦梗是否為溶栓的相對禁忌癥?陳舊性腦梗如何定義,是看臨床癥狀還是核磁表現呢?有沒有時間界限?
答:如果患者既往有過腦梗死的發生,一般來說3個月以后就可以稱之為“陳舊性腦梗死”.既往有陳舊性腦梗死的患者3小時之內也不是溶栓禁忌癥,是完全可以溶的,只是在3-4.5小時之內,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則為溶栓的相對禁忌癥。
問:對于溶栓之前就已經服用阿司匹林或服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是否會影響其治療?
答:溶栓前已服用抗栓藥物的患者也不是溶栓治療的禁忌癥。如果患者既往使用過抗凝藥物的患者,溶栓前要檢查凝血功能,看INR的值,如果INR>1.7的患者在3小時內是不能溶栓的。如果患者發病時間在3-4.5小時內,不論INR值為多少,只要既往服用過抗凝藥物的患者均為溶栓禁忌癥。但需要注意既往使用過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溶栓后出血風險相對較高,需要和患者家屬交代清楚。研究表明既往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是溶栓出血的風險因素之一,但并不是禁忌癥。
相關閱讀:
JAMA:缺血性卒中早期血壓管理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