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到2027年,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基本實現全覆蓋。
12月30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文件指出,2025年底,支持縣域醫共體建設的組織管理、投入保障、人事編制、薪酬待遇、醫保支付等政策進一步完善;2027年年底前,縣域醫共體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
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啟動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工作,重點圍繞建設責任共同體、管理共同體、服務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更好實現資源下沉和縣域整體能力提升。試點開展以來,先后有山西、浙江、新疆3個省份被確定為試點省,以及其他省份551個縣(區、市)共828個縣被確定為試點縣。
經各地積極探索,在優化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提高縣域服務能力、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此次《指導意見》的印發,標志著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由試點階段進入全面推進階段,為各地規范穩健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供了遵循和指南。
方面一:科學構建縣域醫共體
《指導意見》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加強上下聯動和醫防協同方面提出——
在城鄉聯動方面
《指導意見》強調深化城市支援農村工作,二三級醫院要通過專家派駐、專科共建、臨床帶教、遠程協同、科研和項目協作等方式,提升縣域醫共體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以縣帶鄉方面
《指導意見》提出牽頭醫院要向鄉鎮(街道)常年派駐臨床、管理人才,幫助解決基層問題,面向鄉村開展巡回醫療。促進人員合理流動,優先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人需要,確保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有1名牽頭醫院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常年服務。
在以鄉帶村方面
《指導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公辦村衛生室逐步轉為鄉鎮衛生院延伸舉辦的村級醫療服務點,實行行政、人員、業務、藥品、財務、績效等統一管理。對其他性質的村衛生室,繼續深化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
在醫防協調方面
《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健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縣域醫共體開展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下派人員到鄉鎮服務,以及加強醫防協同和資源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探索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參與縣域醫共體管理和服務。
方面二:規范縣域醫共體內部運行管理
在加強績效考核方面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明確縣域醫共體年度任務目標和績效考核指標,引導資源向鄉村下沉,考核結果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醫保基金支付、績效工資總量核定以及負責人員薪酬、任免、獎懲等掛鉤。建立健全內部考核機制,考核指標向資源下沉、巡診派駐、家庭醫生簽約、成本控制等方面傾斜,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方面三:提升縣域醫共體整體服務能力
在促進資源服務共享方面
統籌建立縣域內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診斷、消毒供應等五大資源共享中心,統籌建立縣域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癥監護等五大臨床服務中心,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服務能力。
在提升重大疫情應對和醫療應急能力方面
要求健全縣域醫共體傳染病監測預警機制,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加強縣域醫療急救體系建設,強化牽頭醫院對基層的指導,加強重大疫情醫療資源和物資儲備等。
方面四:完善縣域醫共體支持政策
《指導意見》在投入保障、人事編制和薪酬等方面對支持縣域醫共體提出——
在投入保障方面
《指導意見》強調落實政府投入保障責任,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由地方政府根據發展建設規劃足額安排;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等運行成本通過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補償。中央財政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對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予以支持。中央預算內投資對縣域醫共體內符合條件的項目加大支持力度。地方政府新增財政衛生健康支出向縣域醫共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適當傾斜。
在人事編制方面
《指導意見》提出在編制使用、人員招聘、人事安排、績效考核、職稱評聘等方面賦予縣域醫共體更多自主權。在縣域醫共體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分別核定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人員統籌使用,根據崗位需要,實行縣管鄉用、鄉聘村用。以縣域醫共體為單位,充分利用專業技術崗位職數,適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級、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
在薪酬方面
《指導意見》強調落實“兩個允許”要求,統籌平衡縣鄉兩級績效工資水平,合理調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間人員收入差距。鼓勵對縣域醫共體內各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實行年薪制。
縣域衛生資源重塑,體現向預防和健康為中心轉變
“此前,醫共體發展地區間不平衡不充分,有些地方演化為跑馬圈地,內部人控制,發展模式和效果仍有提高空間。”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介紹,此次指導文件有利于進一步明確醫共體建設的目標和初心,即人民要有獲得感,享受到更高水平的醫療,更便捷的服務,更經濟的疾病負擔,體現以醫療為中心向預防和健康為中心轉變。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健康戰略與衛生服務體系部副部長苗艷青說,“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是對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的系統重塑,是對衛生健康治理體系的創新,所以這一指導文件的出臺具有重大的實踐和理論意義。我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構建到如今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深刻反映出國家發展戰略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路徑之間的高度協同意義。”
來 源 | 國家衛健委官網、人民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