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惡性傷醫事件!不只是“醫患矛盾”,更需要民營醫療機構妥善處理的,還有老板、管理層與其他員工之間的矛盾……
離職不成反被打斷牙?民營診所這一矛盾引發熱議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出現一則發生在瀘州的惡性傷醫事件。但事件的主人公卻不是醫生與患者,而是涉事醫院的負責人和醫生。
據白鹿視頻報道,3月21日四川瀘州,一女子稱自己提離職未獲批準,反遭老板毆打致牙齒斷裂、閉合性顱腦損傷、肝臟水腫、多處軟組織挫傷,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當事人韓女士介紹,自己是一名牙醫,在某口腔診所上班,因為未按照老板給出的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診治,即被老板認為其做法損害了診所的利益,多次對自己進行語言威脅和辱罵。
受到威脅的韓醫生認為自己的人身安全很沒有保障,遂提出離職。但不僅未獲批準,還反遭老板毆打致牙齒斷裂、閉合性顱腦損傷、肝臟水腫、多處軟組織挫傷,并被扣押了手機和執業資格證。
當地派出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確有此事,具體細節目前還在調查中。
民營醫療機構老板與員工,什么樣的關系比較理想?
盡管上述事件可能只是發生概率極小的個例,事情真相也沒有完全露出水面,但是本應該與醫生在醫療活動中站在同一戰線的醫療機構,或許成為了傷害醫生的施暴方,這一現象實屬令人唏噓。
而這一事件也像是一個警鐘,提醒民營醫療機構重新審視的,卻是在傳統醫患關系之外,醫院老板、負責人與員工之間的關系。
對于醫院經營來說,“企業興衰,關鍵是人”,人才就是醫院運轉的核心,同時也是提升醫院競爭力的第一步。優秀的骨干醫師是醫院診療質量的保障;專業的醫療團隊關系到醫院的長遠發展;穩定入職的青年醫護是醫院保持的創新活力的源泉。
對于醫院老板來說,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員工的敬業和服從,也確實離不開“營收”這一話題;對于大部分醫院員工來說,自己在醫院的工作,既是經濟來源,也是學習、晉升和實現抱負的平臺,所以既需要物質上的報酬,也需要精神上的認同,包括取得業績后相關激勵帶來的成就感。
醫院老板、負責人與員工的矛盾,一方面是出于“雇主與雇員”之間天然存在的對立性。
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醫院是要錢、有利潤才能經營的,特別是民營醫院,不會養,也沒理由養閑人、懶人、沒能力、沒技術、沒責任心、沒執業資格的人。
另一方面,控制欲過強的領導者,也會給醫院管理帶來混亂。比如說非醫學專業出身的行政院長去插手醫生臨床診斷,這就很容易出現“外行管死內行”的問題。
診所雖小,但“五臟俱全”,和大醫院一樣,管理層需要注重管理權力的收放,比起事必躬親,更需要依靠制度去管理員工。
如果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真的會損害診所利益,那也應該通過溝通商討,按照先前設計的制度程序去解決,而不是極端手段。如果醫生的治療方案有合理且能提升患者滿意度的地方,則要考慮從其他方面降低成本,而不是怠慢診療服務。
好的醫療質量與好的醫生資源始終是密切相關的。切忌偏執的經營理念和極端的價值取向,過度逐利,或是苛責下屬,得到的很可能只有人心的背離,讓醫療機構失去了支撐它運轉的“人才齒輪”。
來 源 | 民營院長俱樂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