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間質性腎炎是腎間質的急性炎癥病變,也是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各種新抗生素、非自體鎮痛消炎藥和抗腫瘤劑等藥物廣泛應用,其發病數明顯增高。臨床表現復雜多樣,除腎小管功能異常外,尚可出現血尿、膿尿、蛋白尿,甚至腎病綜合征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但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者預后良好。
【急性間質性腎炎的病因】
臨床常見者為藥物過敏性間質性腎炎,細菌性、真菌性、病毒性腎孟腎炎,腎移植后急性排異、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結節病等的腎臟病變,高血鈣癥、低血鉀癥及高尿酸血癥等代謝性疾病,惡性疾病如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腎毒性物質如重金屬、抗生素、鎮痛劑、有機溶劑,抗腫瘤藥、農業殺蟲劑、診斷造影劑、抗癲病藥、植物和生物制劑、免疫復合物誘導劑等,以及尿路梗阻性腎病等。上述各種疾病均可伴發急性間質性腎炎。尚有部分找不到原發病因者,稱為特發性間質性腎炎。
【急性間質性腎炎的病理】
腎腫脹,體積增大,間質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中性、嗜酸粒細胞、單核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在免疫性病變時,腎間質和腎小管基膜可見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沉積。腎小球多正常。此外,尚可見各原發病的腎臟病理變化。
【急性間質性腎炎的臨床表現】
除原發病的臨床表現外。可有急性炎癥的全身表現如畏寒、發熱、血白細胞升高等;藥物過敏引起者尚可有皮疹,血嗜酸粒細胞升高;腎和尿液的異常表現如腰酸、腰痛,尿液中紅、白細胞和管型增多,蛋白尿;非自體鎮痛消炎劑引起者、大量蛋白尿、水腫乃至腎病綜合征,和(或)氮質血癥、尿毒癥等急性腎功能衰竭綜合征,且多無明顯少尿、高血壓。
【急性間質性腎炎的診斷】
可能伴發本病的多種疾病出現急性炎癥的全身表現和急性腎功能衰竭,尤其無明顯少尿,高血壓者,應考慮急性間質性腎炎。必要時早期作腎穿刺活檢,不僅可與其他腎臟病變鑒別,且可從間質浸潤的炎性細胞推測其病因,如中性粒細胞浸潤為細菌感染,單核細胞浸潤則為過敏性炎癥或病毒感染,嗜酸粒細胞浸潤為過敏性或特發性病變。結節病,藥物性、特發性急性間質性腎炎腎間質可見類上皮細胞肉芽腫。
【急性間質性腎炎的治療】
去除或治療原發病甚為重要,在病因去除后病情好轉較快,腎功能恢復較好,如藥物(或毒物)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在即刻停用有關藥物(或毒物)后,癥狀可緩解、病情較穩定。此外,解除尿路梗阻、糾正代謝異常和控制感染等病因治療,均有利于病情控制和腎功能恢復。免疫性或過敏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可短期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40~60mg/d,連用3~7d。伴發急性腎功能衰竭者,適時進行透析治療,以防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危重并發癥而明顯地改善預后。
糖尿病患者易形成心血管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并發癥。在不同的研究中,急性腎損傷...[詳細]
Eculizumab可用于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PNH),通用名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