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不良反應風險個性化用藥待推動
委員呼吁盡快促進相關領域發展
“醫患關系”緊張嚴重影響社會穩定與和諧,涉及因素是多方面的。賀林委員和張梅穎委員在政協會議上指出,其中一個因素長期被忽視,那就是“藥物混用”。
“這一問題不難理解,由于個體間基因型的差異,使得個體間的藥物反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賀林委員解釋,美國每年約有10萬人因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而致死。在我國每年5000多萬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萬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并引起死亡。為克服這一缺陷,全球掀起轉化醫學的“旋風”,其目的之一是使藥物的制造和使用個性化,達到安全用藥的目的。
“目前在國外,幾乎沒有一家大醫藥公司不在進行藥物個性化的研發,但在中國幾乎沒有一家醫藥公司這樣做。”賀林說,為緊急應對這一嚴峻形勢和促進我國個性化用藥的發展,我國專家于去年11月聯合成立了首個藥物基因組學專業委員會,將促進國內藥物基因組學基礎研究和個性化用藥轉化應用資源的迅速整合,個性化醫學產品的生產,教育培訓以及運作模式的國家規范和標準建設。
賀林說,個性化治療轉化技術和轉化產品極可能成為未來中國生物醫藥的新興支柱產業。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