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夜班醫生們的苦與樂
2016-12-12 20:43
閱讀:4095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反應迅速、小跑、不停地說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彩霞醫生的夜班急診,可以用這幾個詞來概括。除此之外,無論是在急診室,還是在搶救室的辦公桌上,都不見一個水杯。護士笑著解釋道,哪有時間喝水啊,都是一刻不停地來回奔跑,而且水喝多了還得上衛生間,怕耽誤事情。
反應迅速、小跑、不停地說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彩霞醫生的夜班急診,可以用這幾個詞來概括。除此之外,無論是在急診室,還是在搶救室的辦公桌上,都不見一個水杯。護士笑著解釋道,哪有時間喝水啊,都是一刻不停地來回奔跑,而且水喝多了還得上衛生間,怕耽誤事情。
“大叔,能聽懂普通話嗎?哪里不舒服?嘔吐是嗎?有吐血嗎……”值班醫生張彩霞彎著腰貼近擔架車上患者的耳朵,提著嗓門,語速非常快。
晚上,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搶救室內如同白晝,張彩霞開始了夜班。前一位醫生雖已到交班時間,但仍無法準時離去,還在處理工作。換上白大褂,戴上口罩,聽診器一掛,把頭發扎起馬尾,張彩霞利索地開工了。從22點到次日8點,張彩霞平均每天接診30多位患者。每次有急診病人送來,張彩霞要快速詢問患者的病史和病情,立即作出判斷。
23點40分,120急救車呼嘯而至。在急診樓門口停穩后,120醫護人員和第一醫院急診科的護士護送患者進入了搶救室。張彩霞收到護士通知后,一路小跑沖向搶救室。急救車上是60歲的何大爺,頭暈了一周時間,當時就醫時檢查患有腦萎縮,送醫當天病情加重,頭痛了1個多小時,并伴有嘔吐。
了解完基本病情,張彩霞心中已有了初步判斷,轉身快步走到電腦前敲起了病歷。一邊敲鍵盤,她一邊交代護士進行進一步檢查。處理完何大爺的病情,張彩霞又急忙趕往夜間急診科。此時,診室外已經有10多位患者投來焦急的目光,等待著她。
00:04,張彩霞又接到護士通知,又一輛救護車在趕往第一醫院的路上。她再次對等候的患者投去歉意的眼神,又一路小跑地奔向搶救室。搶救室送來一位酒精中毒的病人,醫院的2位保安也適時地出現在在搶救室門口,以防患者酒后鬧事。在這里工作10年的保安坦言,不久前就有個醉酒者把搶救室的一臺儀器砸爛了,還打了值班醫生。當時,那位值班女醫生一邊寫病歷一邊流眼淚,看在眼里真的不是滋味,醫生們往往不管受多大委屈都只能往肚里咽。
從晚上10點接班到第二天早上8點,10個小時里精神高度緊張,一整個晚上在忙碌中度過。10個小時,張彩霞一共為30余名患者服務。接班的醫生來了,疲憊的張彩霞才摘下口罩,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休息了幾分鐘。
“醫生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那10個小時中,一位患者家屬的話讓張彩霞感到欣慰。張彩霞說,對醫生來說,患者的信任是對他們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正是為了這份信任,他們愿意全力以赴,不懼前方的路有多么崎嶇險阻,每當看到患者康復出院那一刻臉上的笑容,他們在心理別提有多高興了。
在急診室,由于科室的特殊性,所以常常是危重病人。這也就養成了無論是醫護,或者是患者、家屬,每個人的心情都如同監護儀的曲線,跌跌宕宕。白天的喧囂散盡,深夜的急診室是世間百態的縮影。在這里,生與死也許就在一瞬間。而急診室的醫生、護士就是這場生死較量的先鋒部隊。生命是一場五味雜陳,跌宕起伏的旅程,他們每天都竭盡全力地把患者從死亡線上往回拉,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挽救的不只是生命,更是一家人的命運。
希望患者能真心體會醫生的不容易,他們日復一日的忙碌,不為別的,就為了為患者消除病痛,重獲健康。讓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醫患雙方共同攜手,營造和諧健康的醫療環境!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