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許多患者反應,去廣州市中醫院開藥時被醫生“勸退”了。為什么限制患者開藥?該院一名醫生透露:“不是不愿意開藥,而是如果患者只開藥不做檢查或治療的話,醫生將因為完不成定額要被扣獎金。醫生也很無奈。”該院醫生甚至因此發出“安民告示”,“懇求”患者不要只開藥而不做檢查。醫生收入與業務掛鉤的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吃了快一年中藥,身體感覺開始慢慢恢復,但現在醫生卻說不能開中藥,可西藥根本吃不起啊,怎么辦?”許多來廣州市中醫院開藥的患者最終只得舍近求遠去其他中醫院。
據了解,從2010年開始,廣州市中醫院就實施了這一定額管理制度(浮動津貼分配方案)。據此,醫生每月對病人開出的檢查費用應多于開藥的總費用。“門診病人幾乎都是要求開中藥的,極少有人到中醫院做CT等檢查,定額標準很難完成。”該院一位腫瘤科醫生訴苦,上個月該科主任醫師月獎金扣剩18元,醫師和護士更少,只有12元。“如果再來幾個只開中藥不檢查的病人,下個月的獎金只怕要成負數了!專家又不忍心拒治病人,只好出此下策,目的是勸退那些歷年都在其他醫院做檢查而在中醫院開藥的‘藥費全貼’的病人,以期能夠減少一點藥比的‘負擔’。”該醫生表示,雖然被扣錢,也再三告誡自己:“堅持合理醫療,不能從病人身上賺回來。”
最近幾天,廣州市中醫院腫瘤科專家門診桌面上的一紙“安民告示”更是引發關注。有醫生透露,醫院規定醫生給病人開的檢查費用要和藥費達到1:1,不達標就要扣獎金。
“科室近三年平均月獎金1500--2000元。”腫瘤科另外一名醫生表示,自從該院實施上述考核辦法后,經常出現獎金幾百元、幾十元甚至負數的情況,因為只要有一個病人超標,全科獎金危矣。因為收入與“開單”掛鉤,目前該院已有醫生護士甚至科室主任請辭。
目前該醫院編制內的醫生、護士基本工資3000--5000元/月,編制外的合同護士每月醫院付1500元/人,但是經相關公司發到個人手里只有七八百元。目前,廣州市中醫院暫未對此作出回應。
我們知道,手術后需要調理的患者以及大部分慢病患者都需要經常使用藥物控制病情,預防一些并發癥。這些患者經常去醫院開藥,但不一定要進行檢查或者手術治療。過去,“以藥養醫”體制下,醫院可以從藥品消瘦中賺得利潤。如今“以藥養醫”取消了,實施藥品零差價了,就算是這些患者來醫院更頻繁,醫院也感覺無利可圖,于是醫院就從其他渠道獲取利潤,如檢查。醫生這個職業靠醫術治病救人,藥物、檢查只是輔助手段,但可悲的是現行體制下,**對醫院的投入不足,醫療技術服務定價太低,醫生的收入要以藥物、檢查來體現。
2015年4月3日,國家衛計委發布的《公立醫院預決算報告制度暫行規定》中明確,不得將醫院收入指標分解到各科室,更不得將醫務人員收入與科室收入直接掛鉤。
“醫改成功和醫患關系的改觀,應該從醫院的分配制度破冰,才有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雖然有政策,但如果沒有落實到醫院,政策再好也無濟于事。”廣州一名醫生表示,醫改進展緩慢是因為觸動了醫院基建工程、醫械和藥品采購、醫院人事安排、職稱晉升等諸多環節的利益,來自這些環節的阻力最多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