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基藥招標正式文件還沒有出來,春節前是不是能夠出臺也不能確定。”1月11日,北京市衛生局藥械處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而2011年12月底,北京市衛生、藥監、物價、醫保、藥品集中采購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40余家制藥企業的代表已經進行了一次閉門政策解讀會,會上傳出,北京基本藥物招標方案正在“走程序”,“時間緊迫”,年前進行基本藥物招標勢在必行。
翻版“安徽模式”
“這次北京的基本藥物招標,是在近期一系列的高藥價報道之后,迫于壓力推出的。”北京市醫藥衛生圈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201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了《建立和規范**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也就是“56號文”。
56號文要求基本藥物招標實行量價齊招,建議采用雙信封制,并要求“各省(區、市)醫改領導小組要于2010年12月底前將貫徹落實本意見情況報國務院醫改辦公室”。
但北京此前一直沒有啟動符合56號文要求的基本藥物招標,而是按照此前的64號文件進行藥品集中采購,還需二次消瘦。
2011年11月14日央視報道稱,基本藥物品種克林霉素注射液在北京的中標價為11元,是0.6元出廠價的近20倍,而在山東該產品價格則便宜得多。
面對社會對招標采購的質疑,幾天后,國務院醫改辦有關負責人回應稱,克林霉素在山東、河南等地中標價均在0.7元左右,北京之所以中標價為11元,是因為“山東嚴格實施了基本藥物集中采購制度,而北京等9個省(區、市)未嚴格按照新機制采購或未出臺文件,藥價依然虛高”。
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在2011年12月底北京市衛生局召開的政策溝通會上,政策制定方正是援引了一段公開報道作為開頭:“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方案在解決藥價虛高問題上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藥品價格已經非常接近市場價,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藥品價格似乎并沒有因為醫改政策而有所變動。
同一廠家生產的相同產品在公立醫院的中標價格比市場價格高出4.10倍,進口合資產品在公立醫院中標價與國內仿制產品品種的市場價相比差距29.6倍。”
在這次政策溝通會上,北京市衛生局相關人士將56號文的核心內容歸結為12個字:量價齊招、招采合一、雙信封制。
該人士認為,因為各省份很難給出某個品種具體采購量,因此量價齊招在實際操作中直接演變為“單一貨源”,即一品一規一企業;至于招采合一,北京市已經出臺文件,指定由各個區、縣直接跟中標企業進行結算;而雙信封制,則在質量合格的基礎上,實行低價者中標。2011年全國26個省市采用了“雙信封”,被認為是目前良好的方式,將會成為2012年藥品招標的主流模式。
以上種種,在業內人士看來,幾乎就是“安徽模式”的翻版。
降價成主旋律
但前述北京醫藥衛生圈人士對記者表示,北京的基藥新政,似乎比安徽還要嚴厲和激進。安徽模式在后期的調整中,還有一些放松,比如率先在衛生院配備非基本藥物。但北京此次基本藥物招標不僅將嚴格執行56號文,還將采用上下聯動、左右聯動的方式,以“進一步大幅降低藥品中標價格”。
所謂上下聯動,是指基本藥物招標的中標價格直接帶入北京大招標中,使得同一廠家的同一品種在全市范圍內都是一個價格,“就是大醫院和基層醫院聯動”。
“這個對品牌藥企的打擊很大。之前很多藥企雖然在基層市場中標價很低,但是大醫院市場的銷售額保住了,等于是拿二級以上醫院掙的錢去補基層。但是這個上下聯動,企業藥品在各級醫療機構都是一個價。”一家藥企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左右聯動,則指北京相關部門將對北京市各個中標價進行全國比價,一旦某一中標產品周邊省份的價格比北京的價格低到一定限度時,“要么企業報外地價,要么招標部門直接將底下的價格翻上來”。有消息稱,為了確保北京基本藥物中標價不再虛高,相關部門已拿到了有關省份基本藥物中標價格,正在進行大面積的比對和分析。
前述北京醫藥圈人士對記者表示,這種聯動,實際上沒有考慮到不同省市之間的經濟水平差異,“你讓北京上海的老百姓享受著和偏遠落后地區一樣的醫保水平,合理嗎?”
企業緊張應對
一家外資藥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拼價格上,外資藥企完全沒有辦法加入競爭,“有一款藥物我們已經降到25元了,但是一些小藥企的投標價更低,只有3元錢,根本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出來的”。
雙鶴藥業有關負責人直言,企業難以在招標中實現**所期望的低價。“今年雙鶴僅基本藥物電子監管碼一項,就增加成本幾百萬元。如果只能是那樣低的中標價,我們可能會考慮是否還要參加北京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
對于量價掛鉤的許諾,另一家基藥中標企業的負責人對記者坦言,公司去年在安徽中標的品規根本沒有達到許諾的采購量。事實上,一些基層縣醫院每次需要的藥品可能只有1瓶、3瓶,“根本不可能去配送”。
在閉門會上,北京市衛生局相關人士也表示,在低價中標已經成為部分企業市場營銷的手段或者企業發展戰略的時候,品牌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產品的特點,適當調整營銷思路。
業內企業普遍擔心的是,下一步基藥和非基藥的招標會聯動。已經有消息傳出,下一步非基藥也會采用雙信封以及量價結合方式進行招標。畢竟,基本藥物價格已經貼近原有市場的供貨價,下一步非基本藥物的下降空間會更大。
不過,在學者眼里,以降價為目的招標,實際上無助于降低藥品費用。北京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顧昕就認為,不管北京市在藥品招標采購中如何“上下聯動、左右聯動”,“如果配送企業不配送,醫療機構不使用,藥價再低也毫無意義 ”。
中國醫藥企業協會副會長王波也對記者表示,如果不解決“以藥養醫”的體制問題,降低藥價并沒有實際效果產生。而且,基藥能否在縣級以上醫院實施,財政補貼能否到位也是個很重要因素。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