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醫生群體的事比較常見,比如縫**、掛號門……但最近卻流行起了所謂的醫生自黑,先是一位待崗的北京航天中心醫院泌尿外科醫生李睿在培訓學校***時信口開河,大談紅包回扣;又有一位自稱外科醫生的網友寫了一篇題為“醫生自曝:患者需要最基本的尊重”的文章,大肆宣揚醫生不尊重患者。
文中,青年醫生的醫患觀成了這樣:“一定要記住,患者永遠是你的敵人,在患者面前你一定要做的畢恭畢敬,維護形象,但是在心理一定要默念道這幫孫子,怎么這么煩……”
而高年資醫生則化身為過度醫療的主謀:“一位上級醫生對我們下級醫生說,以后每一位患者都要開血栓彈力圖全套,我問為什么?上級很直截了當的跟我說,為了科室創收!!!我真心想甩他一巴掌!!!!!要知道全套下來一個病人要增加1700的支出,這不是**裸的醫療浪費嗎!對患者的不尊重,對醫學神圣的侮辱。”
如果說李睿自黑是因為嘴賤或者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某種程度上還可以理解,但如果像后者一樣試圖通過黑醫生的方式達到所謂給醫生群體提醒尊重患者的目的,可以歇歇了,因為如此做法只會加劇醫患關系的撕裂。
道理很簡單,現在的患者受到應有的尊重了嗎?顯然沒有。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和筆者說,每次夜班路過門診掛號大廳,都能看到橫七豎八躺著的患者和家屬,眼睛會不禁濕潤,后來干脆繞道不經過那里。
中國的患者沒有尊嚴,可以說在醫療界是一大共識,而不是什么新聞。但主要是醫生造成的嗎?
在行政級別主導的醫療資源規劃配置下,大醫院醫生門診量屢創新高,江蘇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更是一天看了192個病人,而基層醫院門可羅雀,一些民營醫院為了拉患者到處貼小廣告,拼命往百度砸錢。
說醫生態度差,相信不少醫生不會承認,但如果說醫生態度還不夠好,相信很多醫生并不反對。為什么?一天上百個患者,三分鐘一個,只能廢話不說、直奔主題,下班時已是疲憊不堪,還能一天笑臉相迎?
當然,“朝南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一位知名三甲醫院的科主任自由執業后直言,在公立醫院體制下,特別是大醫院,慕名而來的患者如云,是沖著他來的嗎?不是,是沖著知名三甲醫院來的,即使是從偏遠地區來進修的小醫生也會患者如潮。“煩都煩死了,怎么會有動力微笑服務?”
說到創收、紅包、回扣,在“九不準”和**掀起的醫療反腐風暴下,醫生群體更是有苦難言,回扣是個別現象嗎?是因為醫德低下嗎?
一位學者直言:醫療界的道德水平絕不比社會中等道德水平低,而是比平均水平高!
簡單的一個數據就能證明,據國家衛計委最新統計,僅2014年上半年,我國醫務人員獻血達25萬人次,獻血率高達50%,是社會人員的5倍!
這樣有善心的一個群體怎么就收起紅包回扣、搞起創收了呢?
那是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中國的公立醫院根本就是披著羊皮的狼,根本不是什么公立醫院!為什么?因為在國際社會上關于公立醫院的定義,公立醫院是由**財政來養的,而我們的公立醫院蓋大樓、發工資都要醫務人員自己掙,不創收吃啥?
明明是企業,而蒙在鼓里的不少民眾則以為我們的公立醫院是慈善機構,我們的**和媒體還非要把把醫務人員塑造成搞慈善的白衣天使!
不僅如此,按照國際慣例,醫生是標準的高收入職業,一般收入是社會平均工資的4-7倍。
于是,在畸形的體制下,中國的醫生心驚肉跳地拿回本屬于自己的收入,卻被推到醫患沖突和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成為體制的替罪羊。
在這種情況下,單純地指責醫生服務態度,甚至譴責醫生道德,對于促進醫患歡喜絕沒有益處可言,如此不客觀的抹黑醫生只會加劇醫患情感的撕裂。
還是上述那位如今已自由執業的科主任說得好,走出體制后,他現在有了秘書,會給每一個患者留下秘書的電話,自己會笑臉面對每一個患者,會認真經營自己的品牌。
道理很簡單,自由執業后,醫療技術和服務態度這兩者共同決定了醫生的收入和前程。因此只有解放醫生,讓醫生從單位人變成行業人、社會人,充分的市場競爭下,醫生的態度、患者的尊嚴才能有保證。
還是多為醫患和諧提一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吧!不要再黑醫生或醫者自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