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從石家莊市衛生監督局了解到,自10月份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雷霆”行動以來,石市共查處各類違法行醫案件385起,罰款165350元,取締無證行醫“黑診所”234家,受理投訴舉報案件78起,均第一時間予以查處并反饋。截至目前,與**機關聯合執法檢查82次,向**部門移送非法行醫案件17起。
“雷霆”行動期間,石家莊市衛生行政部門出動督導檢查組,采取明查暗訪、突擊檢查等方式,對各縣(市)區行動開展情況和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履職情況進行了督導和稽查,并向當地**和衛生行政部門通報了檢查結果,針對發現的違法行為下達“督辦件”一追到底,確保“雷霆”專項行動取得實效。查處無證行醫是“雷霆”行動的重中之重,在前期石家莊市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督導抽查中,在全市23個縣(市)區重點區域抽查120家診所,查出“黑診所”21家,比例達17%,說明打擊無證行醫仍然任重道遠。
據悉,根據前期取締“黑診所”的情況分析,城鄉結合部、農村縣城仍是“黑診所”的重要聚集地。在城市周邊特別是城中村、工業區和集貿市場周邊等地區,有人因經濟困難、健康意識不強等原因,身患小疾病大多會選擇到附近條件簡陋、廉價的黑診所就診,這就給無證行醫的“黑診所”提供了市場。其中,無證的牙科診所在“黑診所”中所占比例逐漸增加。另外,個別鄉村醫生私設診所“撈外快”,也成為“黑診所”又一來源。
下一階段,石市將發揮鄉村兩級衛生監督協管人員的作用,對非法行醫逐鄉逐村逐街道開展排查,加大對以往查處的黑診所“回頭看”力度,特別是對不提供真實姓名的游醫,建立影像黑名單,為移送案件奠定基礎。同時,以早打、快打和“錯時執法”為原則取締“黑診所”.在無證行醫者還未在當地站穩腳跟時就進行徹底查處。并利用早晚和節假日錯時監督的方法,深入農村和生活小區進行突擊行動;積極研究探索打擊非法行醫的特點和規律,有針對性地建立和完善醫療記分管理、醫療機構統一門頭和信息公示等監管機制,加強制度監管和防范。此外,要擠掉“黑診所”生存空間,按照規劃在“黑診所”多發區域布設正規的醫療機構,方便群眾就醫。根據個別鄉村醫生私設家庭診所的現象,縣衛計委門將牽頭組織新農合中心、衛生監督所,采取教育引導、農合報銷管理、行政處罰一起上的綜合措施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十大違法行醫典型案例
藥房內的“坐堂醫”
10月27日,井陘縣衛生執法人員在對蒼巖山鎮景莊大藥房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該藥房設置血壓計、聽診器等診療器械,藥店里屋內有使用過的一次性輸液器,墻上掛有兩只未處理的輸液瓶,高某正在為一位村民測量血壓。經進一步調查證實高某未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在藥店坐堂行醫,執法人員當場查封該藥店,并對其無證行醫行為立案查處。
隱藏于民宅的“黑診所”
11月6日,長安區衛生執法人員接群眾舉報,稱南村鎮南楊莊村有一家無任何標識的“黑診所”隱藏在民宅中,執法人員聯合當地南陽派出所干警對其進行查處。現場發現有血壓計、聽診器等醫療器械和藥品,但無病人就診。當事人孫某矢口否認開展診療活動,稱查出的藥品器械均為自用。執法人員和**人員仔細勘察后發現27張孫某開具的處方,及大量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最終交待了無證行醫達半年的違法事實,執法人員依法對其予以取締。
打著中醫**招牌的“黑診所”
11月13日,新華區衛生執法人員對轄區中醫**診所進行了集中排查,發現一家懸掛有“中醫**”字樣門店。現場檢查發現,該店墻壁上懸掛人體穴位圖,且有膝關節病、腰間盤突出、腸胃調理、腦血栓后遺癥等治療收費標準,屬于中醫**診療范圍;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兩名穿著白衣的執業人員未取得執業醫師證,無衛生局頒發的**師證書。執法人員責令其立即停止中醫**診療活動,依法予以取締。
暗藏在小區里的口腔“黑診所”
11月18日,高新區衛生監督所與當地**部門聯合,取締了一家位于天山大街趙村小區居民住宅區內的“黑診所”.執法人員發現當事人譚某的口腔診所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在從事口腔診療活動,譚某無醫師執業***書。現場設置一臺牙科治療床,窗臺上擺放有數十個牙模。在放置診療器械的托盤內發現重復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及一次性口腔器械包,經詢問是用來為患者沖洗和檢查牙齒的。診所內無任何醫療器械的消毒設施,醫療廢棄物隨意丟棄在墻角無任何標識的紙箱里,未做分類。執法人員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并對經營場所予以查封。
衛生與**聯合查處山村游醫
11月23日,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平山縣衛生執法人員與110干警對平山鎮東崗上村一外地游醫進行了突擊檢查。檢查發現,操外地口音的麻某租用民房給村民看病,無《執業醫師證》,擅自開展中醫診療活動,消瘦中藥。執法人員當場依法予以取締,并沒收全部中藥。
家中私設B超的“黑診所”
10月25日,趙縣衛生執法人員在東楊村耿某家中檢查發現,耿某本人持有鄉村醫生執業證書,但在家中開設診所,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其家中私設B超,為他人開展醫學影像檢查及婦科檢查。執法人員沒收B超設備,依法予以取締。
假借義診名義兜售醫療器械
10月9日,新華區衛生監督所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對位于聯強小區內的新華康基醫療器械經營部進行監督檢查,發現該單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從事診療活動,醫療廢棄物未按照類別放置于專用包裝物或容器內,4名執業人員無醫師執業證。執法人員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并處以罰款5000元行政處罰。
無證行醫行政處罰兩次移送**機關
10月22日,長安區衛生執法人員在對談固新村檢查時發現一家“黑診所”,經核實,該診所開辦者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兩次受到行政處罰。根具有關規定,監督員于2013年10月25日向長安區**機關移送此案,2013年10月30日石家莊市**局長安分局立案。
設在家中屢打屢開的“黑診所”
2010年12月,井陘縣張某某診所因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受到罰款貳仟貳佰元的行政處罰。2013年10月24日,井陘縣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對該診所進行回訪時,發現張某某在住處設置診斷室、觀察室、藥房,藥房內設置藥架,內有大量藥品,現場查出處方119張,處方開具者均為張某某,當事人現場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醫師執業證書》。執法人員依法沒收了部分藥品,將剩余藥品查封于藥房及藥柜內,并公告取締。井陘縣衛生局給予當事人張某某沒收藥品,罰款捌仟元整的行政處罰。2013年11月20日,當執法人員到張某某處送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時,發現張某某已將查封的藥房、藥品柜撤除封條,一名患者正在接受輸液治療。目前井陘縣衛生局正在與縣**局接洽,對張某某無證行醫涉嫌犯罪的案件進行移送。
利用互聯網虛假宣傳
根據群眾舉報線索,石家莊市衛生監督局執法人員先后四次對河北省醫學科學研究所門診部進行調查。2013年3月26日,該單位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擅自在互聯網發布醫療廣告;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7月16日,該單位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在互聯網及院內發布醫療廣告,廣告內容涉及醫療技術、治療效果、保證治愈或隱含保證治愈及利用患者、衛生技術人員、形象作證明的文字、圖片等內容。9月13日,該單位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在互聯網發布醫療廣告。2013年10月21日,該單位涉嫌使用非衛生技術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在網站發布醫療廣告。石家莊市衛生監督局依法對其予以行政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并建議對該單位停業整頓,目前案件正在調查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