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科室更吃香”,“哪個科室活少錢多”,一直是醫療從業者以及醫學生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有人羨慕腫瘤科、骨科、心臟外科的”名利雙收”,有人羨慕搞整形美容掙得多,有人羨慕眼科與患者沖突最少掙得還不錯,還有人羨慕口腔科沒有夜班還能自己開診所。
有人直接奉勸大家,不要入兒科!動輒數百人的門診需求、緊張的醫患關系、高強度的工作負荷、缺乏關懷等因素只會讓你心灰意冷!
當然,也有人表示,這類話題沒有意義,學了醫就注定要終生學習,要吃苦受累,不論干哪個專業,其實都差不多。
相信大部分醫生朋友對下面這段順口溜一定不陌生:
金眼科、銀外科,開著寶馬口腔科,吵吵鬧鬧小兒科,累死累活婦產科,普普通通大內科,死都不去急診科,容易上手耳鼻喉科,經驗老成中醫科。
但隨著疾病譜的轉變、學科發展趨勢以及醫療政策的變化,醫療各專業的發展格局正悄然發生著改變。
那么,如今的醫院,究竟哪個科室更吃香呢?
熱門科室大盤點
一:腫瘤內科
作為和眾病之王打交道的科室,腫瘤科主要依靠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手段抗擊各種良惡性腫瘤。
過去,腫瘤的治療手段基本只有放化療,患者掏空積蓄,生存率仍然很低。作為醫生,臨床工作不僅忙,還沒有治病救人的成就感,工作也不受重視,很少有醫生愿意從事腫瘤專業的臨床工作。
但今時不同往日,隨著靶向治療、免疫療法等手段層出不窮,患者5年生存率不斷延長。隨著腫瘤生存率和治愈率的提高,腫瘤科室的發展給醫院層面帶來了效益,腫瘤學科建設也得到提升,醫生待遇也隨之提高。
相比其它科室,現在腫瘤科承接的學術推廣越來越多,腫瘤相關的研究也是醫學領域的最前沿,知識更新換代較快,高分的科研文章產出也更為容易,非常有利于職稱晉升。
另外,由于在患者的認知中癌癥是絕癥,治不好,腫瘤患者本身對治療結果的預期就比較低,因此醫患關系的壓力也相對較小。
一句話總結:錢多事少醫患和諧科研好搞!無論是偏臨床做手術,還是偏學術做科研,腫瘤科都是一個錢多糾紛少的好差事。
但眾多的博士求職者也帶來了較高的準入門檻。
二:整形外科
在15年前,少數有這個科的醫院也只是門診,連病房都沒有!
隨著人們對醫療美容的需求日益增加,國內醫療美容越來越火爆。
打美容針,割雙眼皮等微調類的美容項目,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醫美入門項目。
隨著醫美行業的越來越規范化,消費者開始更傾向于尋找專業人士,去醫院的整形美容科尋找專業醫生,自然是他們的首選!
如果能進到不錯的三甲醫院,一般收入還是可以的。
就工作強度來說,低于很多科室,夜班放心睡大覺,住院患者也比較少,手術則多是預約,這也是很多醫生認為這是個香餑餑科室的原因之一。
但是整形醫療對醫生技術門檻的要求并不低,盡管手術很少危及生命,但是手術要求極高,手術的風險很大,這種風險不單指感染、不愈合這類風險,還包括手術后病人滿意度不夠,外形不達標等,可以說美容手術不但是要功能的恢復還追求外觀上的完美。
三:生殖醫學科
關于生殖醫學,教科書上的定義是:生殖醫學專業是一門集婦產科學、生殖內分泌學、遺傳學、胚胎學、男性病學等新興的學科。
生殖醫學科常常會被稱為“送子觀音”,是行內很多人會推薦的科室。
生殖醫學科具備國家規定的試管嬰兒、人工授精等所需的各種設備和專業的實驗室技術人員,有些治療是昂貴且不能醫保報銷的,稍微動動手處理一下,科室就有很大一筆創收。
并且,門診干凈不吵鬧,病人大多都是高素質、高學歷的不孕不育人群,并且大部分都是高收入的家庭,很容易溝通。
隨著三胎政策的普及,患者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一句話總結:工作前景廣闊,醫患糾紛較少,工作強度較輕松,夜班較少,收入很可觀。
但是生殖醫學科多數只在大三甲醫院中開展,競爭較為激烈,這也是它“吃香”的原因之一。
四:口腔科
口腔科有很多細分的科室,且基本都是沒有夜班的,單這一點就已經贏了很多科室!
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人們對口腔健康的意識逐漸增強,去口腔科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受眾群體老少皆有,發展前景相當不錯。
口腔科基本不會出現大問題,偶爾可能會有一些小糾紛,醫患關系沒有那么尖銳。
只是政策在改變,但它們的工作強度沒有降低。再加上現在醫學生就業內卷,反倒顯得一些本來待遇一般。目前,口腔科受歡迎度有所下降。
五:心內科
進入21世紀以后,從傳統技術到主動脈微創技術,后來的支架、斑塊的旋切裝置、溶栓裝置......再加上疾病譜的改變,心內科迎來了革命性的飛躍。
尤其是介入技術普及以后,心內科發展走向了巔峰:手術難度降低,手術費高(主要貴在支架),只要上手術臺就是上萬的花銷,醫生收入普遍較高。
心肌梗死在中國的發病率仍居高不下,血管、瓣膜介入治療器械、電生理等技術的發展也為心內科帶來了廣闊的前景,收入自然也非??捎^。
但在冠脈支架帶量采購后,部分醫院的心內科收入已經受到波及。
另外,醫生做心內科手術輻射量很高(一臺手術的輻射量,相當于做了100次CT),對自身健康有很大的影響風險。
六:消化內科
相對于外科,消化內科要輕松很多。胃腸內鏡工作是消化內科唯一一個動手機會比較多的工作。
如今消化內科內鏡技術日新月異,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手術在早期胃癌篩查和治療方面具備極大的優勢,可以與胃腸外科競爭病源,屬于“內科中的外科”。
有了各種內鏡的加持,消化科的收入也相當不錯。
內鏡檢查后大多都有術后病理結果,開展科研課題也更為容易。
七:內分泌科
以前只是個小科,但現在糖尿病、肥胖等發病率越來高,科室自身業務量上升,對其他科室的支撐作用也愈發明顯。
與大內科的其他科室相比,內分泌科的工作輕松很多,傳言稱:內科中的“白富美”。
雖然科室收入屬于中等水平,但內分泌科多為糖尿病,甲狀腺等慢性病患者,病情大多相對較輕,工作中危重癥相對較少,值班較為輕松,醫患糾紛較少,也成為了一個比較受歡迎的科室。
如今人們慢性病高發,醫療對內分泌科的需求也逐漸增大,相關科研研究也在不斷發展建設,前景相對也還不錯。
除了上面幾大科室,呼吸科也實現逆襲。這個科一直是個大科,但過去被認為“錢少事多”,患者里老年人群聚集,以老慢支、慢阻肺為主?,F在情況有所轉變,新冠疫情助推了呼吸重癥的學科建設,加上肺癌高發,這幾年呼吸科還發展了腫瘤呼吸病學,這個傳統的內科專業,發展前景得到了拓寬。
目前看來,歷經種種變化卻不見好轉,長期處于尷尬地位的是感染科、兒科與急診科。急診瑣事最多,容易發生醫患糾紛,哪怕升到副高也還要上夜班。兒科就更無需多提了,作為國家點名的緊缺科室,待遇和身心勞累程度更不成正比。
“哪個科室最吃香”長期被醫療行業津津樂道,這個話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從收入水平、風險大小、勞動強度、競爭等因素延伸出來的。
但是,無論在哪個科室都有自己的苦與樂,冷暖自知,只要有實力在哪都能闖出一片天。
你認為哪些科室最值得去呢?
來 源 | 中洪博元生物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