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松了可以緊,骨質松了怎么辦?
2021-09-12 02:00
閱讀:6766
來源:醫學用藥參考
作者:醫****考
責任編輯:醫學用藥參考
[導讀] 一文帶你了解骨質疏松的診療要點!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發生于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好發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和特發性骨質疏松三種。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后5~10年內;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一般指老人70歲后發生的骨質疏松;而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疼痛、脊柱變形和發生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典型的臨床癥狀。骨質疏松早期常無明顯癥狀,日常生活中較難察覺,當骨折發生時已可診斷為較為嚴重的骨質疏松。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負荷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坐起及行走困難。骨質疏松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椎體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壓,影響心肺功能等。輕度外傷或日常活動后發生的骨折為脆性骨折。發生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為胸、腰椎,髖部,橈、尺骨遠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發生骨折。發生過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加。常用的用于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通用指標是:發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是骨質疏松的最終表現,發生過脆性骨折即可直接診斷為骨質疏松癥。骨礦密度(GMD)簡稱骨密度,是目前診斷骨質疏松、預測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監測自然病程以及評價藥物干預療效的最佳定量指標。雙能X線吸收法(DXA)是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的骨密度檢查方法,其測定值作為骨質疏松證的診斷金標準。建議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診斷標準。基于DXA
測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個標準差屬正常;降低1~2.5個標準差之間為骨量低下(骨量減少);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個標準差為骨質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同時伴有一處或多處骨折時為嚴重骨質疏松。超聲檢查對骨質疏松診斷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實驗室檢查通過檢查患者血或尿常規中鈣、磷和堿性磷酸酶數值,并根據患者性別、年齡、基礎病情、用藥情況等綜合判定。藥物治療適用于已有骨質疏松癥或已發生過脆性骨折,或通過檢查發現骨量減少并伴有輕度骨質疏松癥表現的患者。1、雙膦酸鹽類:有效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降低骨轉換。大樣本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證據表明阿侖膦酸鹽(Alendronate)可明顯提高腰椎和髖部骨密度,顯著降低椎體及髖部等部位骨折發生的危險。國內已有阿侖膦酸鹽制劑。其他雙膦酸鹽如羥乙基雙膦酸鹽(Etidronate)也可探索性地應用(周期用藥)。應用時應根據各種制劑的特點,嚴格遵照正確的用藥方法(如阿侖膦酸鈉應在早晨空腹時以200ml
清水送服,進藥后30分鐘內不能平臥和進食),極少數病人發生藥物返流或食道潰瘍。故有食道炎、活動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返流性食道炎者慎用。目前臨床上應用的阿侖磷酸鈉有10mg/片,(每日一次)和70mg/片(每周一次)兩種,后者服用更方便,對消化道刺激更小,有效且安全,因而有更好的依從性。2、降鈣素類:能抑制破骨細胞的生物活性和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可預防骨量丟失并增加骨量。目前應用于臨床的降鈣素類制劑有二種:鮭魚降鈣素和鰻魚降鈣素類似物。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證據顯示每日200IU合成鮭魚降鈣素鼻噴劑, 能降低骨質疏松患者的椎體骨折發生率。降鈣素類藥物的另一突出特點是能明顯緩解骨痛,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或骨骼變形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骨腫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均有效,因而更適合有疼痛癥狀的骨質疏松癥患者。降鈣素類制劑應用療程要視病情及患者的其它條件而定。一般情況下,應用劑量為鮭魚降鈣素50IU/次,皮下或肌注射,根據病情每周2~5次;鮭魚降鈣素鼻噴劑200IU/日;鰻魚降鈣素20U/周,肌肉注射。應用降鈣素,少數患者可有面部潮紅、惡心等不良反應,偶有過敏現象。3、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有效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降低骨轉換至婦女絕經前水平。大樣本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證據表明每日一片雷諾昔芬(Raloxifene,60mg),能阻止骨丟失,增加骨密度,明顯降低椎體骨折發生率,是預防和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有效藥物。該藥只用于女性患者,其特點是選擇性地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對乳房和子宮內膜無不良作用,能降低雌激素受體陽性浸潤性乳癌的發生率,不增加子宮內膜增生及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它對血脂也有調節作用。少數患者服藥期間會出現潮熱和下肢痙攣癥狀。潮熱癥狀嚴重的圍絕經期婦女暫時不宜用。國外研究顯示該藥輕度增加靜脈栓塞的危險性,故有靜脈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傾向者如長期臥床和久坐期間禁用。4、雌激素類:此類藥物只能用于女性患者。雌激素類藥物能抑制骨轉換阻止骨丟失。臨床研究已充分證明雌激素或雌孕激素補充療法(ERT或HRT)能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危險,是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有效措施。基于對激素補充治療利與弊的全面評估,建議激素補充治療遵循以下原則:(1)適應證:有絕經期癥狀(潮熱、出汗等)及/或骨質疏松癥及/或骨質疏松危險因素的婦女,尤其提倡絕經早期開始用,收益更大風險更小。(2)禁忌證:雌激素依賴性腫瘤(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陰道出血及活動性肝病和結締組織病為絕對禁忌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有乳腺癌家族史、膽囊疾病和垂體泌乳素瘤者慎用。(3)有子宮者應用雌激素時應配合適當劑量的孕激素制劑,以對抗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刺激,已行子宮切除的婦女應只用雌激素,不加孕激素。(4)激素治療的方案、劑量、制劑選擇及治療期限等應根據患者情況個體化。(6)堅持定期隨訪和安全性監測(尤其是乳腺和子宮)。(7)是否繼續用藥應根據每位婦女的特點每年進行利弊評估。甲狀旁腺激素(PTH):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證實,小劑量
rhPTH(134)有促進骨形成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療絕經后嚴重骨質疏松,增加骨密度,降低椎體和非椎體骨折發生的危險,因此適用于嚴重骨質疏松癥患者。一定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治療時間不宜超過2年。一般劑量是20?g/d,肌肉注射,用藥期間要監測血鈣水平,防止高鈣血癥的發生。活性維生素D:適當劑量的活性維生素D能促進骨形成和礦化,并抑制骨吸收。活性維生素D對增加骨密度有益,能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危險,進而降低骨折風險。1、均衡飲食,降低鹽的攝入量,適量增加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2、適當的戶外活動,做有助于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4、根據我國營養協會制定的成人每日該攝入標準,規范補充鈣及維生素D制劑,降低骨質疏松癥發病幾率。[1]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9,25(3):281-309.[2]《中國老年骨質疏松診療指南》(2018)工作組,馬遠征,王以朋,劉強,李春霖,馬迅,王擁軍,鄧廉夫,賀良,楊乃龍,陳伯華,邱貴興,朱漢民,陶天遵,秦嶺,王亮,程曉光,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骨質疏松分會.中國老年骨質疏松診療指南(2018)[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11):2561-2579.[3]陳鏡,馮正平.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21,27(5):776-780.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