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中國醫生用機器人切腫瘤 切口僅2cm
2017-05-11 18:30
閱讀:8452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大名鼎鼎,是目前全球最成功且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機器人。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大名鼎鼎,是目前全球最成功且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機器人。如今,代表著我國最高醫療科技水平的達芬奇機器人又在上海創下一項新記錄:9日,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林輝教授成功主刀完成國內首次應用機器人單孔腹腔鏡技術開展的泌尿外科手術,改變了以往需要在患者肚子上切開3-4個小孔的手術常態。
院方透露,這名患者姓陳,55歲,兩個月前因一次外傷,在醫院檢查時意外發現左腎上腺占位,輾轉多家醫院后,來到長征醫院泌尿外科求診。CT檢查發現其腎上腺內有一個直徑達2厘米的腫瘤,根據患者病情,王林輝團隊經過論證后,決定為其實施機器人單孔腹腔鏡下腎上腫瘤切除術。
5月9日下午5時,手術正式開始。首先由吳震杰醫生在陳先生肚臍上開一個約2厘米大小的切口,置入機器人單孔專用通道,將機械臂插入患者的腹腔內。只見王林輝主任在手術區域外的控制臺前,遠程控制機械手臂,對患者進行手術操作。盡管腫瘤與中央靜脈等組織粘連明顯,但在王主任的細致操作下,機器人的3個手臂互相配合,在狹小的手術區域內靈活自如、平穩精確地對病變部位進行分離、切除、縫合,完整切除了腎上腺腫瘤。整臺手術用時不到1小時,術中幾乎沒有出血。
據王林輝介紹,與傳統腹腔鏡手術相比,單孔腹腔鏡更具有突出的微創性、美觀性效果。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三維放大的手術視野、自由活動的**機械手以及直觀的器械運動模式可以彌補術者操作時的生理盲區。
王林輝表示,由于操控屏上的3D目鏡,能使手術視野放大10-15倍,讓醫生擁有立體真實纖毫畢現的視野,能避開手術區域的血管和神經,最大限度地保留各種生理功能。
據悉,自達芬奇機器人去年11月正式亮相該院以來,王林輝主任帶領機器人手術團隊創造了多項創新記錄,成功實施了國內首例術中熒光顯影下腎分支動脈阻斷保腎手術、國內首例機器人單孔腹腔鏡手術,這是泌尿外科難度較高的機器人手術。至今已采用達芬奇機器人成功完成了各種腎部分切除術、前列腺癌根治術、先天性腎盂輸尿管狹窄成形手術等200余例,王林輝主任曾多次在全國重大學術會議上現場演示機器人手術。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